宫中,杨玥娘低头垂目在皇帝身侧伴坐,面容恭顺平静,
崔谓之没有留意到她,自顾向皇帝行揖拜礼:“微臣拜见陛下。”
皇帝不冷不热道:“朕连日来为京城久旱忧心,崔卿特意从蓬莱仙岛请下七位仙娥,为天下百姓祈雨祝祷。朕有今夕之乐,全都仰赖爱卿,不愿一人独享欢乐,这才匆匆召了你来。”
崔谓之恍然大悟:“目今物阜民丰、四海升平,皆仗陛下仁德,泽披万民。老夫得蒙圣恩,许以蝉冠厚禄,岂敢不思报效,七美得为陛下侍宴,也是她们的福气,微臣不敢居功。”
话音未落,皇帝抓起手边茶盏重重向他砸了过去,厉声道:“二千小儿队舞、七女祈雨,劳师动众,苛虐百姓,都是你干的好事!”
崔谓之骇然,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百姓们听闻要给陛下上寿不胜欢欣——”
杨玥娘猛然抬起头来,秀目如电:“崔大人,你府上被软禁的美人们是甘愿的,还是遭你捕来排演伎乐、动辄挨打受骂的孩童们是甘愿的?鸱鸮鸱鸮,既取我子,又毁我室,风雨飘摇,维音哓哓!那一曲鸱鸮,唱尽了你借上寿之名,强夺百姓之子、掳掠民间妇人的丑态!此谣天下传唱,人人皆在背后骂陛下劳民伤财,你害得陛下好苦呀!”
崔谓之这才注意到杨玥娘,登时吃惊地瞪大了眼:“陛下,一个出家修行的女冠怎么会在宫里?陛下不可听信妇人谗言,这是有人蓄意谋算,老臣负屈衔冤,求陛下明察!”
杨玥娘不慌不忙:“崔家四处搜罗美人,竟将为重修道观下山化缘的女冠都掳来了。今夜未经访查便将人送来献媚的,不正是崔大人您么?陛下!崔谓之大奸似忠,欺世惑众,想必妾身离奇际遇,乃是天上神灵洞察其奸,要借妾身之口来劝谕君王!”
崔谓之瞠目,张口欲辩,竟说不出话来:“你!”
杨玥娘道:“陛下,妾身在民间也曾听闻,崔相常与宫中内宦交通,鬻宠擅权欺君罔上,就连各地送来的奏章都要先过他的眼。凡不愿令陛下听闻的事,无人敢将消息传至宫中。陛下若是不信,可召身边近臣一一盘问,看他还有何事欺瞒陛下!”
皇帝脸色沉沉:“张都知,传旨。”
折淙住处,一名侍卫进来,低声禀报。
“少将军,沈大人的车马已近京郊。”
折淙站了起来:“好!崔谓之骄横跋扈,得陛下青眼时无人胆敢置喙,一旦犯下差误,他的敌人还会少吗?事情果真进展顺利,怕是等不到天亮,陛下便要召见我了。我该回驿馆准备准备,好给这炉火再添上一把柴。”
折淙正要走,乐善急切嘱咐:“小心提防。”
折淙回头看她一眼,笑着点头,杨羡心头一跳,难免又妒又酸,连忙岔开道:“三更天了,柴房的看守(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