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一零二章:慨当以慷(10/11)

,看不清他突然闪身溜避何处……”

  语未及毕,突然挥刀越距疾临,迅即劈向我身后。我惊眸转望,陡见身旁倒了个面额砍裂的乌衣人。另有数名同样着束的家伙退避不及,便被恒兴从烟雾中穿窜出没、一刀一个了结。不远处还有一个哭丧脸的乌衣家伙见势不妙,没敢再次侵近我背后,转身欲溜,却被孙八郎从烟雾里闪身挡住去路。孙八郎伸剑横在乌衣家伙喉前,不待其抬起兵刃便先打掉,那哭丧脸的乌衣家伙伤手叫苦欲退,孙八郎晃刃迫喉抵颔,逼问:“你们的同伙师纂跑去哪儿了?”

  乌衣家伙反手从腰后悄拔短钺斫击,嘶声道:“招惹了‘泰山会’,你们在这片天下没活路!”孙八郎随手晃剑打开飞钺,顺势撩刃抹喉,郁闷道:“我在哪片天下都没活路。拿这个来威胁没用!”有乐避开掼躯而跌的乌衣家伙,过来安慰道:“别这样沮丧,人家桓温曾经比你过得还惨,自幼家境贫困,还整天被债主追债,熬到最后不是也混出头来了?日后他把司马家族欺侮得更惨,其子桓玄甚至灭了晋朝,取而代之。据说此人堪称史上最胖的皇帝,这个戏份不多的巨肥角色我怀疑也是幸侃友情客串。有一些事迹特别能够说明他们的类似之处,桓玄擅写文章,酷爱书画艺术,他看到别人藏有书法名画,都想据为己有,他篡位以后,更把晋朝皇室收藏的书画全部收入囊中。桓玄小时候与一众堂兄弟斗鹅,但桓玄的鹅总是不及堂兄弟强,十分不忿。于是有一晚悄悄到鹅栏挨个捏死了堂兄弟们的鹅。天亮后家人都惊骇不已,以为发生了怪事,向桓温的弟弟桓冲报告。桓冲心知是桓玄作的,一问这肥崽,果然如此。一代枭雄桓温生有六子三女,昔娶晋明帝之女司马兴男为妻,幼子桓玄并不是她生的。虽然这胖子心狠手辣,却不跟桓温其他儿子那样总想谋杀叔父桓冲。尤其是桓济娶公主司马道福为妻,仗家势与桓熙谋杀桓冲失败,被徙至长沙。桓温有四个弟弟,老三桓秘与侄子桓熙、桓济谋杀老四桓冲,事败后被家族废弃。他们家比你家更乱糟遭,因而你也别太难过……”

  孙八郎闻言更加萎靡道:“他们下场都不好,你就别提这些了。三代人出一个皇帝,仅用一年就败光了。桓家父子历来好赌,最终遇上刘裕这样的豪雄武人,还不是得一把输光?桓温从小掷骰子,他就喜欢这样‘去到尽’。桓温素怀野心,曾躺在床上对亲信说道:‘如果一直这么默默无闻,将来死后定会被从曹魏手里夺得天下的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所笑话。’他随即霍然坐起,又道:‘一个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该遗臭万年。’这位东晋狂人由而留下典故,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可他想不通,北伐中原驱逐胡虏,收复国都饮马黄河,一代英雄又怎会遗臭万年?他的名字温情满满,权力大到吓死皇帝,结果却把自己郁闷死了。桓温北伐功败垂成,果真是因为东晋朝廷在竭力拖后腿么?或许答案早就在当年意气风发之时有所启示,桓温北伐经过淮泗时,与僚属登上船楼,遥望中原,曾经感叹道:‘神州沦陷,中原化为废墟,王衍等人难逃罪责。’袁宏却道:‘国家命运本来就有兴有废,又怎能说是王衍等人的过错呢。’桓温闻言色变,将袁宏比作刘表家里所养那匹大而无用的母牛,并称:‘魏武帝进入荆州,就把它杀了犒劳军士。’满座宾客无不骇然。桓温雪天出行,碰到名士王濛、刘惔等人在闲聊。刘惔见桓温一身戎装,冷然而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温说:‘我若不做这些征伐之事,你们这班文人哪得坐谈?’此前桓温去探望名士刘惔,看到刘惔躺在床上,呈现所谓‘高枕无忧’之态,便用弹弓打他的枕头。结果弹丸迸碎在褥子上。刘惔勃然大怒,起身质问:‘这样你就能在战斗中获胜吗?’他是在讥讽桓温当兵出身,做事不离本行。桓温脸色非常不满,他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他。即便只是随口所言,也会让别人曲解。曾经有人向桓温请教谢安、王坦之二人的高下。桓温刚想说,又后悔了,道:‘你喜欢传别人的话,我不能告诉你。’桓温曾经识破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为何却说不敢破?他越来越没自信,既不接受帝召辅政,仍旧辞让加封进爵,拒不入朝。”

  “他属于拿得起、放不下的人。”有乐叹道,“其实不够心狠手辣。桓温担任荆州刺史时,一心想在江汉之地施行德政,不愿靠酷刑威慑百姓。有人受杖刑,木棒只是从衣服上擦过。桓式对桓温道:‘刚才我从官署门前经过,看到有个人受刑,木棒举起时拂过云彩,落下时掠过地面。’他是在讥讽根本没有打到。桓温却道:‘我还担心打得厉害了呢。’其实他骨子里还是当年那样穷酸的文人,虽然投笔从戎,桓温仍属于书法家,长于行草,字势遒劲。但他似乎缺乏自信,而且追慕虚荣。桓温自认为雄姿英发,常以刘琨自比。他曾在北方得到一个老婢,曾是刘琨的家伎。老婢一见桓温,便潸然泪下,拜道:‘将军长得很像刘司空。’桓温大喜,连忙整理衣冠,问她哪里像。老婢答道:‘脸庞很像,就是薄了点;眼睛很像,就是小了点;胡须很像,就是红了点;身材很像,就是矮了点;声音也很像,就是雌了点。’桓温怅然若失,史籍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