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一零二章:慨当以慷(11/11)

其‘褫冠解带,昏然而睡’,好几日都闷闷不乐。这方面也跟你很像,所以最终他郁闷而死,并没篡位。比起文人风骨犹存的父亲,其幼子桓玄才是狠人。斗鹅不赢,杀之。”

  “会捏鹅又怎么样?”孙八郎越发郁闷道,“桓玄又名灵宝,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除掉执掌朝政的司马道子及其儿子,把持晋朝大权。进位相国、大将军,晋封楚王。随即威逼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帝国取代晋朝,由于北府兵叛乱,这个夭折的王朝仅存在百余天便灭亡。他终归也是个文人,还擅长作诗文,史载桓玄‘哀乐过人,每欢戚之发,未尝不至呜咽’,颇具诗人气质。其在败走过程中自撰《起居注》,传为佳话。由于桓玄专心写《起居注》,所以都没闲暇时间和群臣商议对策。他遭到北府兵将领刘裕讨伐,试图进入益州,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年仅三十六岁。当时桓玄在船上遭遇进攻,箭矢如雨,桓玄宠信的丁仙期、万盖等人纷为他挡箭而死,益州将领冯迁跳上桓玄座船,抽刀向前,桓玄抱鹅坐等刀落被害。当时有童谣:‘长干巷,巷长干,今年杀郎君,后年斩诸桓。’门阀家族桓氏则因桓玄败死而遭诛杀。桓玄在位时,颁布改简为纸的命令。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来,纸张虽然不断推广使用,但官府公文仍采用简牍。桓玄下诏以后,纸张才完全代替简牍,从此纸张广为流行,竹简退出历史。”

  信孝闻茄说道:“东晋末年,佛教的势力已相当强大。桓氏仍信奉天师道,桓温内心仰慕曹操,总想成为那样的人。最终也如曹操那般,不敢迈出那一步,到死也没篡位。桓玄却未汲取王敦的教训,走得太远,竟轻易地取代东晋,独占权力,使自己陷于孤立,招致失败。桓玄尊崇其父桓温,故在篡位称帝后就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太庙都只供奉他,却没有追尊祖父桓彝或以上的祖宗。故而及至桓玄遭受刘裕率军来势汹汹的进攻时,人们称其触怒神明,令桓玄很是恐惧忿怨。后世史家认为,桓玄的祖上似是三国时被司马懿诛三族的桓范,其漏网之子孙桓楷、桓颢等到风头过后,才出仕晋朝,一直小心做人,仍家道衰弱,沦落得赤贫如洗。桓玄代晋之后,亦不愿揭示桓氏家族历史的真象,依旧讳莫如深。昔时桓彝被叛军杀害,桓温是桓彝长子,不顾年少,枕戈泣血,乔扮寻仇,手刃仇家,并追杀余人,终报父仇,由此为时人所称许,便连公主也垂青于他。桓温为人豪爽大度,誓如曹操那样匡济天下。年方三十岁就进入荆州协助好友庾翼北伐,并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出征之时,吟诵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

  “毫无疑问曹操有够伟大,”有乐边跑边望,见我随信孝亦奔在林间,不禁讶问,“你们怎么也都跟着跑进来了,那辆牛车呢?”

  长利憨然而至,在旁说道:“就在你们忙着聊天之时,信孝让那个帽笠低遮面额之人赶下来,牛车被抢走了。”有乐刚嗐一声,便给信照拽避树后。我伸眼瞧见一拨人马穿雾飙近,前边有两个打鼓的家伙,笃笃擂响威壮之音。

  风动林梢,苍涌如涛,猎猎飘扬陇西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