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144章 去华贪华 殿试之议

  日光照在贡院外的青石阶上,照亮了贡院外排起的长龙。

  在长龙中,一部分是身穿锦绣的世家子弟,然更多的是身穿布衣的寒门子弟。

  许多布衣身影,恍若初春破土的新苗,正拥挤地朝着贡院下方的报名处涌去。

  开封府中的衙役早已在场,维持着贡院外的秩序。

  在许多衙役眼中,今年的贡院与往年有很大不同。

  许多衙役是第一次见到,在贡院外会出现众多衣衫简朴的学子。

  记得印象中,过往的贡院好像大多只为冠带子弟所敞开。

  更难得一见的是,冠带子弟竟会违和地与布衣子弟相聚在一处,同时进行着报名科考之事。

  这便是科举新政带来的能量。

  既是开设恩科,那便一视同仁。

  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身份清白的在京者,朝廷都会给予他们一次省试的机会。

  面对这一次难得的机会,莫说寒门子弟,就是哪位世家子弟会不动心?

  而要想获得这一机会,有个前提是,不管是谁都得亲自来贡院外报名。

  周渭来到贡院外的速度不算慢,但他还是晚了一步,无奈处在了长龙的中间。

  从周渭的视角中望去,他身前站的便是一位衣着光鲜的世家子弟。

  周渭不知道的是,他身前的这名世家子弟名张去华,颇有来头

  张去华,字信臣,是大臣张谊之子。

  张去华自幼读书刻苦,敏于诗赋,周朝时以父荫补太庙斋郎。

  当年周世宗平淮南时,张去华献上《南征赋》与《治民论》,得到周世宗赏识,转命为御史台主簿,那一年他才十八岁。

  但张去华认为,凭他的才能主簿一职太过委屈他,遂弃官不做,回到乡中闭门苦读。

  苦读数年诗书后,张去华听闻宋朝建立,便重新入京凭手中文章出入达官贵人府邸,得到大臣李昉赏识,从而渐渐名扬京师。

  本来张去华并不打算今年就入仕,他想在汴京中再养望一段时日。

  昔年的“主簿”一职,让张去华一直耿耿于怀。

  张去华养望,是想让朝廷主动征辟他,以证明自身的才能。

  但今年朝廷的新田政,迫使张去华改变了主意。

  张氏是京畿地区有名的地方豪族,在“清查田亩”的打击下,张氏损失颇重。

  基于这原因,面对朝廷抛出的橄榄枝,张氏只能甘之如饴的咬下。

  而作为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张去华自是不能再任性。

  一比较周渭与张去华前半生的境遇差距,足以简单一窥当世寒门与世族子弟间的云泥之别。

  在排队前行中,张去华忍不住用锦帕,捂住了鼻尖。

  由于队伍中寒门子弟众多,生活条件不佳的寒门子弟,在个人卫生方面就有着疏忽。

  身边传来的阵阵异味,让自小富贵的张去华,内心中的反感情绪越来越浓。

  “这世道,当真是愈发荒谬。”

  遍观历代史书(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