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04章 赶铸兵器,巡山未归

  天光才泛白,寒意尚重,姜家寒地上已坐了满满一圈人。

  草尖挂露,地气湿冷,那片被清理出的空地上,却早早支起了桌椅。

  姜家老小一应到齐,连刘家那小子也被姜曦硬拖了来,正襟危坐,一副唯恐错过的模样。

  讲经的还是姜明,声不高,却自有一股沉稳的力道。

  虽说二郎已赴任去了,可这清晨的讲学,半点没落下。

  临行前一夜,姜亮还被自家大哥塞了一张书单,细细交代着:

  “在外若遇到书肆坊摊,见着书名眼熟的,就尽买下带回来。”

  不过也说得明白:“尽力而为,不必强求。许多经卷,市面上压根就没影子,银子再多也难求。”

  姜明分明是有打算的,要把这讲书的事一口气铺下去,铺出条路来。

  姜义坐在地头,听得极是专注。

  明明是读了百遍都吃不透的文句,此刻被大儿三言两语一点拨,竟也觉着开窍了几分。

  条理明晰,气机相通,像是经脉中蓦地通了条暗线,原本吞不下去的书本,一下变得顺口了许多。

  姜义心头其实早打过一笔账。

  凭他那点死啃硬抠的功夫,真要把这些经文一页页嚼完,只怕两百年都不够。

  可眼下这一日一课、一晨一讲,听得是清清楚楚,记得也扎扎实实。

  照这路数往下走,说不得百岁之内,真能将各家典籍摸个七七八八。

  这几个月听下来,不光是他受用,大儿姜明那讲经解义的本事,也肉眼可见地涨了上去。

  字句愈发清透,理路愈发明晰,连带着那身上气度,也是一日比一日沉稳。

  有时候姜义甚至会生出点小心思。

  若真照着这路子走下去,兴许这一辈子,还真有机会沾点光,窥一窥那高悬天外、传说中的“神明之境”。

  据那位刘庄主所说,性命双修,神形归一,便有望叩开“炼精化气”之门。

  一旦踏进去,便不再是凡胎俗骨,不但能飞天遁地,那寿数也得水涨船高。

  活个三五百年,也非虚言。

  是以姜义学得分外上心,连带着柳秀莲和姜曦也都一并摁进了寒地里。

  晨起必听经,案前要抄书,谁也别想偷懒。

  那小丫头往常最是个闲不住的,坐不住板凳,念不了两句就溜号,这些日子竟也慢慢收了性子。

  一脸绷得紧紧的,眼神也比先前专注些。

  虽说还是偶尔走神,却也会在案上比划两笔,嘴里头跟着经文节拍,轻轻默念。

  姜义瞧着,心里头不觉一松,暗道这闺女总算是长进了几分,也晓得听话了。

  等到天光洒满山坡,这才算散了场。

  一家子各自起身,洗洗漱漱,去忙自家的营生。

  姜义一日的脚步总是规矩得很。

  药地里转一圈,鸡窝边撒一把,果林里摘几颗,手不停脚不歇,干完这一整圈下来,竟也不觉疲惫。

  等到傍晚,屋中早早摆(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