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404章 高校和地方深度合作

  汇报会极其成功。

  领导们对楚州地区这些年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称赞他们敢想敢干,闯出了一条路子。

  对于刘楚安最后提出来的那一条,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也予以肯定。不过刘弘毅看得出来,四大经济特区的负责干部,主要关注点,还是放在经济建设上边。

  这是领导交给他们的最大任务。

  四大经济特区,肩负着引领全国改革开放大步向前的重任,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汇报会结束之后,领导们提前离去,四大经济特区的负责人却留了下来。

  他们还有一些更加深入的问题,要和静江楚州的同志们交流。

  这也是预定的流程。

  不过这一次,参与交流的又多了一方。

  庆华大学。

  校长齐森和副校长赵远方,都赶了过来。

  大家在一起,共进午餐。

  在共进午餐的人员中,还多出来两位小字辈——金云峰和全旭。

  全旭出现在西郊宾馆,还可以理解,他目前是赵远方的“私人助理”,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已经开始负责一些实际的秘书工作。

  再有一年,他们就要毕业了。

  大学毕业季,尤其是最后一个学期,其实主要已经不是学习,而是寻找合适的工作单位,并且实习。方便毕业后快速融入到单位之中去。

  现阶段,大中专生全部包分配,庆华大学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但这并不是说,就不存在竞争。

  包分配是包分配,但分配到哪个单位,也是很有讲究的。

  全旭已经确定毕业后跟着赵老师“混”,早点接手实际工作,十分合理。

  金云峰突然冒出来,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谁让他来的?

  当然是刘弘毅。

  让金云峰来干什么?

  拉关系!

  和谁拉关系?

  还用问吗?

  经济特区!

  江口经济特区的首任市委第一书记项敏,祖籍也是静江的。

  他的秘书李凯华,还是大宁人。

  刘弘毅让金云峰特别留意这位书记大秘,尽可能和李凯华建立起私交。

  想要直接跟项敏打交道,金云峰差得远,根本就不够格。他老子金玉海过来的话,倒是能说上几句话。所以刘弘毅很务实,他给金云峰定下来的“公关目标”,就是大秘李凯华。

  李凯华比较年轻,只有三十几岁,应该比较好接近。

  大家都是大宁人,金云峰的家族在大宁有着十分深厚的人脉关系,完全可以照顾一下李凯华的亲属,加上金云峰这小子特别大气,会来事,和李凯华交朋友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之高的。

  除了李凯华之外,其他三位特区负责人身边得力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是金云峰的“公关对象”。

  就算不能发展出特别铁的朋友关系,认识一下,留个好印象,还是可以的。

  再说了,在刘弘毅的记忆中,其他三个经济特区,今后的发展(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