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人选(2/2)
刘义真是比刘义隆、刘义康年长,可年长就代表他有才能与德行吗?
立长不立贤,那是在社稷安定时候的上策,要说立长,刘义真也不是长,立贤,刘义真是没有贤明的。
在刘义符蜕变之前,谢晦与徐羡之、傅亮等人,都是看好三子刘义隆,可奈何刘裕不喜他。
傅亮进言让刘义真坐镇建康,也是变相的试探刘裕的心意。
“车士……”刘裕皱着眉,独自呢喃着。
他是喜爱刘义真,可个人的喜好与国家大事相比之下,便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昨日孙氏虽然对刘裕斩钉截铁的说着刘义懂事了,可依照着刘义真以往的性子来看,最多也就三日。
这北征之事,哪怕战事顺遂,一路攻伐,吞并关中,最少都要花费一年,三日的时间………………
刘裕正思量着,刘义符却突兀的作揖道。
“父亲,孩儿觉得,三弟可担当此任。”
话音刚落,刘穆之、张邵、谢晦等人纷纷侧目看向了刘义符。
众人都正在等着刘义符说出这句话,就如同先前刘穆之提起此事一般。
有些话,不同的人说,意味也不同。
臣属若是在君主的面前有意无意的拉踩其他子嗣,那都是大忌。
刘义符见刘裕动容,又说道。
“二弟一向是有…有点不着调,父亲让他担任留守的大事,与他,与国,都不利。”
刘义符前几日才撞见刘义真干那龌龊之事,即使现在他加以改正,可刘裕让他坐守建康。
刘穆之等人能放下心来,他是绝对放不下心,到时候随军出征,怕是要日日夜夜都寝食难安。
对于三弟刘义隆,刘义符身为长子,自然是放心的。
玄武门之变,对他来说,压根就不用担心。
如今的局势,刘义符便是那身为长子的“李二”,刘义隆则是成为了二子的“李大”,而刘义真,则是成了“李四”。
刘义符在几月之前,便早已料到当今的一幕,他打好了腹稿,遂继续道。
“二弟三弟年差一岁,父亲择选留守人选,看的不是才能,而是心气与德行,要是论才能,儿与几位弟弟加在一起,都完全不及刘公十分之一,三弟年纪虽小,但他平日好读书,为人谦逊,遇事沉稳,孩儿觉得,三弟可堪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