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家(1/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大多时,人与人之间的喜怒哀乐并不相通。
此刻,连东西二院的仆从们,神情也是参差不齐。
“看看你兄长!再看看你!”
吼声传来,让院内正在干着活的老程猛地哆嗦一下。
晚宴过后,孙氏大受打击,而刘义真毫无波澜,其实在兄弟二人还未明事理前,关系还是不错,常常一同嬉戏打闹。
那时,他们还算和睦,随着年纪渐长,懂了些许事,便又不同了。
兄弟不和的状况,就是在刘义真随刘裕得胜凯旋之后出现的。
身为母亲的孙氏,眼中看到了希望后,每日都在说那些事,刘义真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他不知是从哪听来的话,故意背给父亲听罢了。”
“背?他会背,你便不会?我说了多少遍,让你好好在父亲面前献献殷勤,多尽孝道,怎不见你有一丝改变?用晚餐时还板着黑脸!”
本来都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如今自己的儿子还停在原地,而刘义符已经发起了冲锋,领先了一大截。
刘义真生的俊俏,各方面相比之下,他也就身量略不及刘义符,两人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往日刘义真随刘裕出征,而刘义符则是被委以留守后方的“重任”。
相处的时日多,陪伴的多,偏爱也多。
天枰本就倾斜向刘义真了,他却没有把握的住。
机会也不止一次从指缝中溜走,上苍不会一直眷顾同一人。
“娘,儿都有些不认得他了。”
“怎的?莫非要娘也送你去那林中摔一摔?”
十岁的少年终究还是孩童,比起大人们的心思,刘义真所处的角度不一样,在沉默了一会后,突兀地说出了这句话来。
刘义真不知道该如何说,随着烛火燃尽,困意如潮水涌来,沉重的眼皮缓缓合上。
或许是傍晚时哭累了,没一会儿,此起彼伏的轻微呼噜声响起。
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孙氏叹了口气,亲自为他脱下鞋履,将外衣褪去。
她正想把刘义真身子放平时,竟感到有些吃力。
当被褥盖上,捋平后,孙氏才轻轻的走出屋去。
“夫人,您没事吧。”
老程从刘义真出世前,就已经侍奉孙氏多年,对她的脾性十分了解。
“我能没事吗?平日里让你别老是顺着他!”
孙氏怒气未消,不免又训了一句。
对于刀子嘴豆腐心的孙氏,老程只能连道不是。
“唉,二郎聪慧俊俏,只是还未开窍……”
听着诸如此类的话,孙氏的心也开始平复下来。
她不相信所谓的祥瑞,今天刘义符能在晚宴上道出那般言语,定然不是他自己所想。
…………
东院。
纸窗为层层白雾所覆盖,芩芸如同白日里一般,站在屋外等了良久,见刘义符待久了,轻声提醒道。
“世子,天冷洗的久了,会着凉的。”
刘义符还根本不习惯在木桶中泡澡,自己家里条件一般,但好歹也是陵陵后,极少这样洗澡,也就只有每逢过节,回到乡下,才不得不这般。
芩芸得不到回应,刘义符又不让她上手,只能站在室外喃喃自语道:“都洗那么多回了,以前也没见……”
嘎吱一声,腾腾热气往外涌来。
寒风吹过,刘义符赶忙往卧房快步走去,芩芸想给他披件外衣,可无奈追赶不上。
主仆二人,好像生分了,又好像没有生分。
躺靠在枕上的刘义符一时难以入眠,开始回忆今日的一幕幕画面。
皇室与士族,大都是沉迷在酒池肉林的蛆虫,想要北伐的也就是那一两批人。
往日朝堂的风气一直都是这样,比起北伐,他们更喜欢窝里斗。
争夺大权不仅是为了自己,是为家族,朋党们谋取私利。
东晋与南宋就是最好的例子。
江南,富饶之地,山清水秀,即使到了寒风刺骨之际,那股糜烂的风气也未能因其而散去。
后人称其为魏晋风流,当世人称其为雅,而对这片历史略知一二的刘义符,每当想起,便会嗅到阵阵腐臭。
那腐臭不是来自于残羹剩饭,也不是茅厕中的秽物,而是华夏大地之上溃烂怎么也数不清的尸骨。
他每时每刻都在警醒着自己,要保持紧迫。
那句,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并非夸夸其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