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神圣同盟(9/11)
“确实是这样,”脸形奇特的小个儿家伙在鸵鸟群里感叹道,“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我的主子就是因为能熬,熬死他的敌人,后来又复出了。遭废黜和禁锢多年后,宫里发生夺门之变,他再次复出,又当回了皇上。还召我回来,派我当公使,顺便一路考察奥斯曼动向……”
信孝闻着茄子问道:“你什么时候当公使的?”
“土木堡之变以前,皇上就曾随口许诺说要委派我下西洋当总兵,让我像郑和一样去给他寻找神兽。”脸形奇特的小个儿家伙在鸵鸟之间回忆道,“当年我是陪伴他身边的锦衣卫千户。皇上知我了解域外风物,喜欢找我聊天。每次聊得高兴,他就爱这样随口许给我当这当那。然而也不怎么兑现,我也不好意思让他写下旨意来,硬跟他讨要官做。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皇上遭掳,又被于谦他们废黜,还禁锢在宫内多年。历经磨难,再次复出之后,皇上从而变得沉稳踏实许多,当初随口封给我的官职,不论公使还是指挥使,一概兑现成真。可惜我的命不好,辜负了皇恩,终归潦倒至此……”
有乐他们转面愣望,信雄小声问道:“这家伙是谁来着?”
“皇上被俘,将近一年。瓦剌无法从他身上得到好处,又多次被明军打败,于是派人南下求和,说愿意放我主子回去。他倒是愿意放人,可是擅自僭位的景泰帝不高兴。”脸形奇特的小个儿家伙唏嘘落涕道,“于谦他们拥立郕王为皇帝,年号景泰,遥尊我那被俘的主子为太上皇。景泰帝派了杨善等人前往查探,不料杨善乘机迎驾,将太上皇接回来。北狩一年的皇上,终于回来了。一轿两骑,悄然进入京师。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这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有时候,吃穿不足,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就这样,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
信孝闻着茄子说道:“景泰帝在位期间,重用大臣于谦等人,治理国政,颇为有序。然而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他不但软禁明英宗,甚至于景泰三年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深,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种种作为,颇让后人诟病。结果朱见济夭折,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不知道这偌大的帝国,将要由何人接掌。太监曹吉祥、武清侯石亨等人破开南宫大门,迎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
“不过英宗也没活多久,”有乐叹道,“复位八年后,他驾崩,享年三十七。”
为人勤快的明英宗前后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少年不识愁滋味,肆意北征的热血,加上从皇位坠落的彷徨与身陷囹圄的恐慌,最终失而复得,勤政处事,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复杂。
明英宗趁着太后大寿之际给全国老年人发放福利,曾说:“爱吾老,及人之老。”明英宗不仅遵从“与民休息”的思想,在对待老人、乞丐、刑狱、赈灾济贫等方面都有作为。明国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官府都要每年发放粮食供养,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加倍,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免服任何官家差役。这是对朱元璋时代养老之策的补充。
天顺八年正月十六,英宗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这或许是他历经磨难之后的灵光一点。
皇后钱氏,英宗结发妻子,得英宗一生的敬爱。可惜未能生育。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宪宗生母周氏,本为贵妃。生明宪宗朱见深、崇简王朱见泽、重庆公主。
我在家中读史,对这位公主及其夫婿的事迹印象犹深。重庆公主于天顺五年下嫁周景。丈夫好学能书。英宗爱之,闲燕游幸多从。宪宗即位后,命掌宗人府事。居官廉慎,诗书之外无所好。公主事舅姑甚孝,衣履多手制,岁时拜谒如家人礼。周景每早朝,公主必亲起视饮食。她一生简朴,这位公主之贤,近世未有。
其实明帝国的视野与胸怀曾经颇为开阔。明太祖之初,曾为交流遣使埃及,并派钦使到阿喇伯麦迦聘请精于历学专家翻译科学著作。明成祖更进一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