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七十四章:神圣同盟(7/11)

与过去的伟大战士相提并论的看法,他在率军征伐威尼斯的莱斯博斯岛之途中,去了特洛伊,凭吊了历史遗迹。穆罕默德询问了围城战役英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等人墓地的情况,也谈到他们能得到像荷马一样的诗人的赞颂是多么的幸运。他还复制了《伊利亚特》和记述亚历山大生平的阿里安写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存放于自己的图书馆内。他自视正统,又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针对意大利与西方攻略中迷上了西方。最终西方诸国反而没怎么把奥斯曼土耳其人当成无法相处的异类,却将俄罗斯人视为野蛮之族。可见穆罕默德二世在扩张势力之同时始终坚持的融合与怀柔做法取得了效果。”

  信孝闻着茄子说道,“勒班托海战后,奥斯曼土耳其海军遭到毁灭打击,本来拥有约三百艘战船的奥斯曼舰队只剩下不到百艘战船,其中很多受到重创。联军虽然获胜,但由于神圣同盟国家互不协调,未能把奥斯曼帝国势力逐出东地中海。奥斯曼帝国只是暂时失去了地中海的海上霸权。此后土耳其人只用了一冬季便重建了舰队,而且舰船数量比战前还有增加。勒班陀战役的失败在当时奥斯曼帝国之内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战败的责任全推给了战死的阿里帕夏。神圣同盟赢得了战役却输掉战争。不出两年后,威尼斯单独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喪权辱國的和约,神圣同盟正式宣告瓦解。”

  信雄打了个呵欠,揉眼说道:“睏了。我要回家去睡……你们为什么说这些无关的事情呢?”有乐转面安慰曰:“我们过会儿就回家,不过要先接到信照才能走。”毛发蓬松的家伙叼着卷烟草棒儿凑过来说道:“别怕,有我们帮忙。”有乐皱起脸问:“用什么帮?脓疮挤汁射人吗?”毛发耷拉的家伙骑着东西蹦过来说道:“我们当中不少兄弟会的人也有兵器傍身,诸如短刀、短弩、短铳之类,突然乱声发喊,从山坡冲下去射杀一波,将敌方阵脚扰乱,料必能帮你救人回来。”

  有乐听得眼睛为之一亮,忙招呼大家掩身上前。信孝嗅着茄子跟在一群鸵鸟之间,迳自纳闷道:“这时候就有鸵鸟满世界走了吗?”

  “早就有了。”脸形奇特的小个儿家伙挤在鸵鸟群里说道,“这种擅长奔走的大禽生长快、易饲养,在许多国家被广泛驯养。远从西晋时期,郭义恭的《广志》就有记载称:‘安息国进贡大雀。雁身驼蹄,苍色,举头高七八尺,张翅丈余,食大麦,其卵如瓮,其名驼鸟。’可见魏晋时候就命名它为鸵鸟了。后来《唐书·吐火罗传》又提到:‘吐火罗,永徵元年献大鸟,高七尺,黑色,足类骆驼,鼓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噉铁,俗谓驼鸟。’这种鸟的奔跑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它跳跃可腾空高过两人头顶,冲刺如风。同时粗壮的双腿还是鸵鸟的主要防卫武器,甚至可以致狮、豹于死地。欧洲人也从阿喇伯和埃及商贾那边学会了用鸵鸟生财的本事,由于西方王室贵族流行穿用鸵鸟羽毛制作的服装,鸵鸟一时间身价百倍,即便一件最简单的鸵鸟披肩也很值钱。还有不少人经营鸵鸟生意。他们制作了鸵鸟蛋壳工艺品,还把养鸵鸟的禽场开放,吸引游人观览。游客不仅能品尝到鸵鸟肉、鸵鸟蛋,还能过一把骑鸵鸟的瘾,甚至可以参加‘骑鸵鸟比赛’。我见过鸵鸟踢人,连人带马一脚踢翻,掼出好远。不只能跑能打,它们活得也很长,一般寿命为六十年。”

  有乐听得信心倍增,欢然道:“没想到有这么多真正能打的伙伴在我们中间,待会儿一起乱冲下去,救人就更有把握了。”

  信雄捏着蛇脖,塞它进袋子里,提起来乱甩道:“刚才我还看见长脖子的神兽麒麟了,这时候就有它们了吗?”

  “早就有了。”脸形奇特的小个儿家伙挤在鸵鸟堆里说道,“永乐年间,郑和巡航世界,远达非洲。之所以跑那么远,有个说法就是为寻找中原人心目中的吉祥神兽‘麒麟’。古代传说世有麒麟出,属于吉兆,可谁也没见过这种古籍里记述的独角神兽之模样,故一直有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明永乐十二年九月二十日,郑和手下的杨敏带回榜葛剌国新国王赛弗丁进贡的一只长颈鹿,明朝举国上下为之喧腾。当时的景象就如同沈度的颂诗所形容的‘臣民集观,欣喜倍万’,有诗赞曰:‘西南之诹,大海之浒,实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红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聆其和呜,音协钟吕,仁哉兹兽,旷古一遇,照其神灵,登于天府。’因为长颈鹿的形态、习性与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过吻合,进一步了解后更发现长颈鹿的原产地在东非一带,当地的索马里语称之为‘基林’,发音与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原人确信长颈鹿就是麒麟。于是郑和的船队第四次下西洋前往西亚后,绕过阿喇伯半岛,首航东非,到了长颈鹿的故乡,时间是永乐十三年。后来郑和的船队回到了中土,一同前来的各国使者中,包括了东非的麻林国使者,他向永乐帝献上了产自本国的长颈鹿。永乐十四年,麻林国第二次向明朝进贡‘麒麟’。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一书中就此瑞兽有如下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