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火车去撒野

第12章 列车交接(3/4)

货运列车的牵引机,两车距离剩余四五米的时候,停车撂闸,李铁拎着一把列检锤走向后车。

  没有下班手欠祸祸自己车位里的别人家爱车的意思。

  只是仔细检查了牵引机前端自动钩的状态,敲掉残存的煤渣和铁锈,确保机构动作正常后,李铁返回剑鱼号。

  以特性“大车”赋予的高超技巧,非常精细缓慢的后退,直到“喀啷”一声,从震感回馈判断,前后两车已经完成连挂,继续微操后退,将钩舌向后顶紧,使车钩充分锁闭后再次停车。

  连挂之后,还不能直接拖,因为后车处于停车制动状态,车轮被闸瓦锁死,大力出不来奇迹,但可能会出来一辆故障车。

  找出充风软管,把前后两车的风管阀门连起来,接口螺纹拧紧,打开两端折角塞门通气,后车双闸缓解,启动剑鱼号的空气压缩机开始充风,只要后车全列风压达标,推动制动缸活塞解除车轮限制,就可以顺利的拖行进站。

  列尾守车内,李铁一边盯着风表,一边摆弄那挺水冷重机枪,男人嘛,没几个不喜欢这种真铁大玩具的,蒸汽机车是大玩具,水冷机枪也是。

  锹把式手柄,拇指按压式扳机,三脚架做的也挺精细,各种调节锁扣,铰链,限位器,摇架,甚至有个迫击炮上常见的角分仪,一看就不是加纳利军队里配发的那种糙货。

  李铁蹲踞在机枪后面,拉弹上膛,双手握紧手柄,左右摆动枪身,嘴里配音:“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把玩半晌,风表压力达标,心满意足的李某人重新回到剑鱼号的司机室,最大遮断比缓慢动车,每节机辆间车钩相连的空隙,也被逐节拉紧。

  就像排队出发的小学生,随着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依次迈步前进,后面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短暂延迟才会依序跟上前一个,而不是一开始就整队人匀速前进。

  在剑鱼号牵引下,列车在套轨线路上缓慢蠕行,并在完全驶入折叠车站后,从外界视野中失去了踪影。

  进站后全列解除连挂,专列牵引机一键点火启车,停进边线。

  列车特性“大车”再次发放福利,牵引机出厂后历任车组的经验和体悟被一一萃取,在李铁的潜意识和肌肉记忆里同步灌注,融会贯通。

  实际上,在命运号的积存经验被萃取之后,同时具备小型机车和中型机车驾驶经验的李铁,触类旁通,就已经覆盖了本世界八成以上主流机车所需的驾驶经验,而且都是千锤百炼的超一流水准。

  剩下的,就是依靠阅历和机缘,不断掌握各型特异机车中专有的一点点不同,水滴石穿,在折叠车站里反复萃取那最后空缺的两成。

  顺手对全列机辆使用机修车间附带的“解析”能力,蓝图+4。

  这一列暂时借用的任务列车,至此就被榨干了空间所需的最后一点价值。

  将原来货物编组的四辆标准轨距棚车,逐一推进机修车间,更换之前修车时攒下的窄轨轮对。

  现实中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辆的工作,在机修车间里四辆加一起才花费八十分钟,加上推进牵出,总共花费不到两小时。

  在折返线完成命运号与四辆棚车的连挂和全列掉头,做好随时可以出站的准备后,李铁换了一身机修工服,拎着一根木棍走出车站。

  两棍解决车站外面,闯入干涉范围,被“认知偏转”影响,已经鬼打墙转到腿软的两个陌生人,然后逐个拖进车站,蒙眼反绑,准备讯问。

  ……

  认知偏转:来自职场透明人的临别馈赠。在外部观察者的思维中,持续淡化车站存在感;当外部观察者进入干涉范围时,持续遭受思觉失调的负面影响;在车站内部,将一切不合理的超常现象和行为,通过调和观察者自身的认知逻辑,使之合理化。

  ……

  早在董事先生派去车站接人的大型马车,载着李铁和伊利亚出城,转向南郊前进时,李铁就隐隐约约的看到了缀在后面的两伙人。

  董事先生的心腹,想要图方便,同一辆马车去车站接人,再用这俩马车把留守的人拉走。

  然后就被人有枣没枣打两杆子给跟上了,这可真是图省事儿的永远不省事儿。

  穿越前没干过讯问的差事,但曾经因为好奇,翻过一个名字叫《库巴克》的PDF,是冷战时期编撰的审讯指南,太具体的记不住,印象总归还有一点。

  过程简单粗暴——把蒙眼反绑的两个人分开,逐一横放在水鹤下面的铁轨上,脖子担着一头,小腿担着一头,扳动球阀手柄,比大腿还粗的高速水流,从四米多高的地方滚滚而下,直接击打在身上,威力堪比水炮。

  激情四射地冲刷一会,皮下组织挫伤附带窒息特效,问一句,不管答得对不对,不分青红皂白再冲一会,冲完再问。

  交叉提问,反复提问,很快凑齐了他们所知的全部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