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5章 布局开始(3/4)

况下,带着随从踏上了前往淡马锡的船。

  这天近千人来为他送行,陈景恪和方孝孺自然也来了。

  只不过他们两人没有露面,而是在远处目送解缙的离开。

  等船消失在江面,方孝孺转头说道:

  “说吧,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陈景恪不动声色的道:“还能做什么,替换一批守旧官吏。”

  “打压一下儒家,为我的大同世界推行创造条件。”

  “这些缙绅应该都和你说过了吧,还问我做什么。”

  方孝孺严肃的道:“缙绅虽然学识渊博,为人也很聪慧,然还是太方正了。”

  “以太上皇的性情,想做这些根本就不会如此拐弯抹角。”

  “他会直接下令去做,根本不会管别人反对与否。”

  “现在他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必然有更大的谋划。”

  “啪啪啪……”陈景恪不禁鼓掌道:“希直兄自从放弃恢复周礼的念头,是愈发的聪明了。”

  “事情果然瞒不住你。”

  方孝孺丝毫不为所动,追问道:“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陈景恪笑道:“其实本来也没打算瞒你,因为这件事情必须你……准确是说大明周报配合才行。”

  “本来我还想着,如何开口说与你听,不成想你竟然看出了破绽。”

  方孝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陈景恪笑了两声,感觉无趣,就耸了耸肩说道:

  “走,去我家再详细说与你听。”

  于是两人就来到安平侯府,陈景恪下人全部离开,未经允许不可靠近。

  才与方孝孺说出了最终目的。

  “……这次的目标是孔家和儒家。”

  “嘶。”方孝孺倒吸一口凉气,道:“你们……想过后果吗?”

  陈景恪说道:“所以要做好万全准备。”

  “军方的调动已经开始,确保不会发生动乱。”

  “只要乱不起来,儒生的反抗就毫无用处。”

  方孝孺下意识的问道:“打压儒家之后呢……”

  话才说一半,他陡然醒悟过来,不敢置信的道:

  “太上皇竟然如此相信你?”

  显然,他也想到了用大同世界替代儒家。

  可正因为明白,才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倒不是他觉得大同世界有问题,而是这部书还未发表,没有任何的基础。

  没有人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兜住底。

  万一兜不住呢?恐怕会引起巨大的动荡。

  这是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不愿意见到的。

  你见过哪个得国的君主,希望国家产生动荡的?

  都是通过各种手段,力求让国家安稳。

  朱元璋虽然雷厉风行,可他的目的也是让国家稳固。

  现在这般激进,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极度信任陈景恪。

  相信他的大同世界能兜底。

  这种信任,太不可思议了。

  陈景恪也在暗暗观察方孝孺,见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大同世界上,心中暗喜。

  很好,一点都没有关心孔家和儒家,显然在内心里他已经彻底摆脱了儒家标签。

  是个不错的盟友。

  事实上方孝孺对孔家确实不怎么感冒,他最早就是要求恢复周礼。

  周礼的创造者是谁?

  周公啊。

  甚至儒家最早赞颂的圣人,一直是周公。

  这就好比,基教是耶稣创造的,但他们信仰的神灵是上帝。

  儒家也是如此,孔子创造了儒家,他们歌颂的圣人是周公。

  直到唐宋时期,孔子在儒家的地位才超过周公。

  作为矢志复兴周礼的方孝孺,最尊崇的自然是周公。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就反孔子。

  他并不反孔子,还很尊重孔子,只是对孔家不感冒而已。

  说白了,孔子是孔子,孔家是孔家。

  他向来分的很清楚。

  后来他开创唯物学,正式自立门户,对孔家就更无所谓了。

  朝廷要灭孔家,他一点意见都没有。

  打压取代儒学,他也一样没有意见,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已。

  唯物历史学早就揭示了这一切。

  陈景恪也正是因为明白他的想法,才让他来接替解缙掌管大明周报。

  但猜测归猜测,此时亲耳听到方孝孺的保证,他还是很高兴的。

  于是说道:“太上皇不只是要对官僚体系大换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