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0章 明勋宗(2/4)

阵杀敌小多了。

  可是却受到了上下的一致赞赏,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荣誉。

  换成谁不羡慕啊。

  尤其是他们得到的,还是朝廷给的‘加料版’信息。

  其中就有,百姓如何感激神机营将士们,神机营的人在东南是多么受欢迎等等。

  这更是让大家感到羡慕了。

  什么感激欢迎,自从当兵之后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百姓见了他们,都是远远躲开。

  有些过分的,直接喊丘八来了快跑。

  这种万民爱戴的感觉,他们从来没有过。

  不过神机营赈灾以及朝廷的相关宣传,还是让他们享受到了一定的好处。

  百姓见他们虽然还是很畏惧,可不再如避蛇蝎。

  也没有人再喊‘丘八’这样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了。

  将士们终于体会到了,护民的好处。

  对于以前无法理解的思政课,也有了新的体会。

  不少将士开始鼓动自己的上级,让他们主动请求去灾区。

  我们也要享受这样的待遇。

  封赏不封赏的不重要,主要是我们也想体会一下被万民拥戴的感觉。

  但很显然,朝廷并没有让他们去赈灾的打算。

  只是加强了相应的思想教育,让将士们熟悉护民的概念。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多将士对此依然不以为然。

  其中以将领居多。

  我们当兵就是为了上阵杀敌,这才是军队的职责。

  什么护民,什么万民感激……有什么用?

  抗险救民就是不务正业。

  而且这么做也会增加将领的危险性。

  百姓都感激你,咋地你想造反啊?

  不过抚慰使体系是朱雄英亲自负责,大家都不想得罪未来的皇帝。

  而且老朱重新掌权,将士们知道他的手腕,不敢阳奉阴违。

  在军中的宣传,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

  当这份讣告版报纸传到神机营,将士们沸腾了。

  少数还心存不满的人,也彻底没了意见。

  在华夏这个传承有序,讲究生前身后名的族群,‘名’在大家心目中实在太重要了。

  就算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都知道名的重要性。

  和别人交朋友、结亲之前,也会先打听一下对方的名声。

  当救民就是‘大义’,且能获得‘名’的时候,意义就不一样了。

  虽然这种思想,依然难逃‘名利’二字,可陈景恪最初的目的还是达成了。

  百姓对军队有了新的认识,而军队也正逐渐接受救灾护民的职责。

  灾难总归会过去,又过了十余天,大面积暴雨结束,洪水逐渐消退。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不过神机营的任务依然没有结束,他们要带领当地青壮,抓紧时间对江河决口进行填堵。

  以防止后续还有灾害。

  朝廷心头那根绷着的弦也终于松了下来,接着就是赈灾和安民。

  粮食好说,大明不缺粮。

  只是灾难来的太突然,来不及调拨。

  现在灾情过去,粮食也陆续送到,基本不用担心百姓挨饿。

  真正困难的是灾后重建。

  如此大面积的受灾,不知道多少房屋被冲毁,重建工作将会变得非常庞大。

  换成之前的朝代,重建是百姓自己的事情。

  大家各自回户籍地,自己想办法修房子,重新修缮被冲毁的土地。

  没钱?

  可以把地卖给大户啊,不就有钱了吗。

  地卖光了钱还是不够?

  卖儿卖女啊,实在不行卖自己。

  这也是为何,天灾是百姓的地狱,却是大户的天堂。

  大明不会放任不管。

  可如此大面积的重建,朝廷又如何能管得过来?

  于是陈景恪提出了三条建议:

  “其一,为防止土地兼并,两年内禁止灾区土地买卖,一旦发现从重处罚。”

  这条建议一出,几位内阁学士都有意见了。

  尚羲韶说道:“我知道安平侯是为百姓长远计,可如此一刀切恐会影响正常交易。”

  “况且,灾后重建需要钱财,如果不许百姓出售土地,那就是逼着他们卖儿卖女。”

  其他几位内阁学士也都是一样的看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