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二九零章 西班牙和葡萄牙(2/4)

伊的建议,继续与法国和谈。

  拿破仑方面,得到法国的告知,知道路易斯安那已经属于大明了,就不得不调整了目标。

  向西班牙索要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三个中美洲岛屿。

  古巴是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中心,当地有超过六十万居民,白人和黑人大约各占一半。

  经过多次拉扯折中之后,西班牙留下了最重要的古巴,将牙买加和波多黎各两个岛屿交给了法国。

  双方签订和约的同时,西班牙正式与法国结盟,并正式向葡萄牙和英国宣战。

  西班牙担心法国军队过于深入西班牙内陆,进而控制内陆地区之后不愿意离开,就主动单方面去进攻葡萄牙。

  与此同时,邀请法国与西班牙海军配合,共同进攻英国控制的直布罗陀。

  西班牙又一次试图夺回直布罗陀。

  新一轮的战争开始,相关的消息也立刻传回了大明。

  ——

  朱简烜在天工三年安排的科研工作,进入天工四年后就开始出成果了。

  第一个重要成果竟然是飞行机器。

  因为早期的飞机结构足够简单,同时朱简烜不只是可以指出正确方向,甚至可以直接给出绝大部分设计细节。

  两对翅膀、一台发动机、一个螺旋桨、两个控制舵面、三个从动轮,就这些东西就足够了。

  螺旋桨直接连接发动机,不需要专门的加减速结构。

  负责原理实验的工匠很快就做出了可用的验证机,设计了无人控制的滑行起飞实验。

  启动发动机,用专门制作的机械定时结构牵动油门,飞行机器在发动机牵引下向前滑行并成功起飞。

  机械定时结构到达预定时间后自动松开油门,失去动力的飞行机器自然滑翔降落下来。

  起飞实验成功后,项目组开始准备有人操控的完整飞行实验。

  到了天工四年二月份初三,工匠们完成了有人操作的起飞、降落、盘旋实验。

  重力大于空气,依靠自身动力持续飞行,这种全新概念的飞行机器,算是被正式发明出来了。

  整个过程异乎寻常的顺利,不过朱简烜的弟子和工匠们都习惯了。

  皇帝陛下的设想,向来都是非常完善合理的,就像是已经实验过的成熟设计,只要照做就能水到渠成。

  工匠们按部就班的继续做实验,获得更多的实际使用数据,继续改进设计细节。

  同时开始设计实用性的飞行机器。

  以现有的发动机和机体材料,制作出飞行距离尽可能远,飞行速度尽可能快,同时可以量产的飞行机器。

  并按照朱简烜的要求,添加可以操作的武器,包括机枪和挂载的炸弹。

  随后完成的是轮式装甲车,在机动车周围装上钢板装甲,再装一门十二毫米重机枪,部署好能用的供弹系统就完成了。

  然后是安装四十毫米火炮的装甲车,履带式重型装甲战车的难度比较大。

  在朱简烜专门安排之前,就已经有工匠在做车载武器的研究了,朱简烜的命令让他们的研究作为项目正式上马。

  到天工四年秋季,经过多次测试的轮式机枪装甲车暂时定稿,投入工厂准备量产。

  第一种具有实用性的飞机也终于设计完成,即将进入工厂量产阶段。

  朱简烜深知飞机的重要性,对整个飞行机器的研制过程始终保持高度关注,也持续给出了大量的建议和要求。

  此时完成的“一型飞机”,整体设计上就非常的成熟,根本不像是刚刚发明出来不到一年的飞机。

  首先就直接跳过了多层机翼的时代,设计出来就是非常典型的下单翼布局。

  因为机翼构型合理,机翼本身提供的升力比较高。

  也是因为跳过了木材时代,直接使用铝合金框架和蒙皮,机翼的强度足够,就能做的更宽更长而不会折断。

  这样的一层大机翼就已经能提供足够的升力了。

  还有机翼内部的融合油箱,拥有机翼内置的机载机枪,拥有机腹下的挂载结构。

  使用七缸星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一百六十马力,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两百公里,最大航程约为四百公里。

  可以挂载一百公斤的炸弹或者货物,不过挂载状态下的飞行速度和航程都会大幅度降低。

  这东西放到朱简烜前世一战的战场上,都得算是大后期的装备了。

  朱简烜看了之后非常满意,直接下令尽快投入量产,同时开始设计适合在海上使用的衍生机型。

  并继续努力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