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投资公司第一笔利润才1000万美元?(1/3)
“刘书记,不用担心,我们要求提前交付也是为了尽快培养我们的种子教官。同时,我们采购这些远程火箭炮花费了超过6亿美元,总统阁下如果看不到东西……”
阿卜杜拉向刘德宝表示,4套都是试验产品无所谓。
他们要回去不仅要培养操作官兵,更需要让总统看到花费超过6亿美元的远程火箭炮究竟是什么样子、威力有多大。
阿卜杜拉接到了国内的催促电报,一方面是通过火箭弹获得固体燃料跟发动机的技术加快更远射程导弹研发;另外一方面就为伊扎克提出来的新型部队编制的建设。
伊扎克回去后将会晋升上校,调入共和国卫队组建新的作战旅!
总统亲自下达的命令!
“书记,虽是试验产品,总体性能跟威力与设计标准还是符合的。”
谢威本就支持把试验产品提供给伊拉克军队,在伊拉克的沙漠环境中测试,会比在国内的沙漠环境中测试效果更好。
同时这些试验的火箭炮随时都可能被投入到战场中。
“谢,之前我们议定的操作人员培养方案需要调整,我们希望贵方派出一批教官到我们国内帮助培养;之前谈的安排人员到贵方受训也继续。”
阿卜杜拉开口说道。
“没问题!”
谢威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为了加快培养进度,我们已经从国内选拔了一批青年军官,这些军官很快就会到达香江,我们希望受训军官在航行过程中开始进行培训……”
这么急的么?
刘德宝等人觉得阿卜杜拉的提议莫名其妙。
运输过程中就开始培训?
海上没有风浪时在货轮上进行操作训练还没大问题,要是遇到风浪怎么训练?
搞理论培训?
谢威更是意外不已,战争刚开打,对方就提出如此要求,说明伊拉克军方还是有目光敏锐的高层知道总统信心满满的战争并不容易。
“可以!不过我们缺乏足够的翻译……”
“我们有翻译,也安排好了滚装货轮。”
“那就没有问题了。”
谢威用眼神阻止了还要提出反对意见的刘德宝,笑着回答。
于是,双方新一轮合同很快签署,5亿美元的资金,将会在很短时间到账,不过这次阿卜杜拉没有选择直接全部支付,而是先支付3亿美元,剩下的2亿美元需要中方完成第一批36套火箭炮发射系统跟配套火箭弹交付后再支付。
谢威并不反对。
现在两伊战争刚开打,伊拉克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没花多少。
“刘书记,不用担心,客户有要求,只要对我们来说没有损失,完全可以同意,客户是上帝呢!”
签完合同后,刘德宝忧心忡忡地对谢威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总觉得事情有些反常。”
能不反常么!
两伊战争已经爆发了。
谢威没法说啊。
国内尚未公布消息,自己说了,怎么解释来源?
难道说是伊扎克跟阿卜杜拉告诉自己的?
“对方来咱们国内采购装备,本身就算反常的不是?”
谢威眉头一挑。
伊拉克并不是中国武器装备的客户,苏联跟西方才是伊拉克的军火来源,现在提前到来这边,也不是为了采购坦克跟战机,而是因为谢威提前出现的一次性火箭筒。
谢威甚至有理由怀疑伊拉克是帮着苏联人采购的。
要不是可以让阿卜杜拉等人“遇见”环境测试返回学校的远程火箭炮,也不会有后面这一系列的合同。
“真不用担心,对方给钱就行了。”
谢威安慰着刘德宝,“现在我们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如何在交付期内按质按量地完成交付,即使现在有了三家生产能力强的工厂生产,大规模生产线也没建设起来……”
听到说交付,刘德宝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眉头拧得更紧:“三年时间完成这么大规模的交付,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对方订购的火箭炮发射系统生产起来,问题倒不是很大,一百多套发射系统所需要的特种底盘,在国内几大特种车辆厂的产能面前,又不是需要运载洲际战略导弹,也就一年两年时间就完成生产了。
火箭弹数量太多了。
“所以您得多跟相关单位沟通。”
谢威也叹了口气。
现在的中国,连制造大国都算不上,换成几十年后,随便一条全自动化的导弹生产线,产能拉满的情况下能轻松日产上百枚,结构比导弹简单太多的火箭弹生产起来更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