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82 两伊战争开打,提前交付试验的远程火箭炮(1/3)

  “这只是第一批订单。部里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经费少,用钱的地方多。”

  对于李瑞的不满,郑部长能理解。

  100台加工中心订单,可是3600万!

  整个七机部一年经费才多少?

  “郑部长,您专程找我,不会只是为了这点事儿吧?”

  李瑞也知道郑部长这次是大手笔支持学校的数控技术研究了,之前就给了800台数控车床的改造订单,那也是2000多万。

  “对于谢威,你们究竟是怎么安排的?”

  郑部长问李瑞。

  “???”

  李瑞一头雾水。

  “校企办一直没安排人,你是为了给谢威铺路对吧?之前校企办只是小打小闹,现在数控技术、程控交换机、芯片这三样有多重要,你比谁都清楚。虽然说这些技术国内取得突破后,巴统禁运就会放开对我们已有的技术限制……一旦被围剿,哈工大因为资金链断裂,大好的局面都将不复存在!”

  郑部长沉声说道。

  “郑部长,校企办的发展,是之前我们没有预料到的。”

  听到郑部长是为这个,李瑞也是无奈,“最开始谢威提出以民品利润补充军用技术研发,利用军用技术项目促进配套……”

  “所以,目前状况也是你之前没考虑到的,现在的状况是因为不好安排他?”

  听完李瑞的解释后,郑部长皱着眉头问道。

  难道就这样不给安排?

  在体制内几十年,郑部长自然不相信李瑞说的,“你是想把他藏着?你觉得能藏得住?除非他什么都不干。要真什么都不干,他的前途就毁了。现在正是国家急需人才的时候!”

  “郑部长,哪能呢!”

  李瑞当即非常坚决地否认,“我现在又不在七机部,同样缺人不是?也没想着把谢威给弄走啊!”

  “理由!”

  郑部长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他知道李瑞是滚刀肉,要是讲道理,怕是一天他都会跟自己打太极。

  “谢威现在才大三,给行政级别吧,他的年龄正科都有些不合适,而正科对他来说级别又太低……现在学校给他安排了一个讲师身份……”

  李瑞解释着。

  “讲师?谢威有时间上课?”

  “当讲师不一定上课啊。再等两年,评副教授,同时兼任校企办副主任,副处级……”

  “这样不违规?”

  郑部长的脸上浮现出了嘲讽。

  “特事特办!”

  李瑞丝毫不尴尬。

  “既然如此,校企办一直都不安排负责人也不行,如果你没有推荐人选,部里就安排人了。谢威原本是顾问,只有建议权,我觉得可以先以科级来代理校企办副主任一职,负责全面的工作……”

  郑部长并不在乎李瑞的意见。

  这次,不只是试探。

  李瑞说的安排,让谢威的前途依然不明朗。

  “郑部长,谢威并不只是适合走管理路线……他在技术研发上的天赋,不能被埋没!”

  “管理岗位,更能展现他的技术研发天赋。很多单位不是一直都在抱怨不懂技术的管理人员管理他们,才是他们发展不起来的根源么!谢威懂技术,也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我怎么不知道?

  李瑞满脸无语地看着郑部长。

  担任管理职务,在未来,行政级别肯定可以更高。

  李瑞跟杜国旺、梁红斌等人讨论过多次,他们依然没法给谢威的未来方向定位。

  “郑部长,我觉得不管如何,还是问问谢威同志个人意见。”

  无奈之下,李瑞直接用谢威自己的意见来说事儿。

  谢威怎么选择,他们即使心中有遗憾,也不会太过内疚。

  “胡副部长去哈工大了,这次不只是为了给他们100台加工中心订单,同样也是为了谢威的职务!”

  看着郑部长一脸严肃,李瑞知道眼前的领导是下定了决心。

  还好。

  七机部没有不尊重谢威的个人意愿。

  虽然说这年头个人意愿在国家需要面前根本不重要,谁都是一块砖,现代化建设过程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

  “100台加工中心订单?部里订购?”

  当听到胡副部长说明来意后,杜国旺瞬间激动起来。

  跟800套改造机床使用的数控车床系统不同,这次部里采购的是完整的数控加工中心,这意味着哈工大跟哈一机联合研发的三轴三联动的数控机床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