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50 只能薅10年的羊毛,下狠手的同时得给霉菌准备“惊喜”(2/3)

们不知道的情报,才让对方如此急切?或是因为我们的出口价格确实太低?”

  四十多岁的许明生率先开口。

  他是部队安排的陪同负责人。

  什么级别谢威也不清楚,不过也清楚涉及到外国客户,肯定级别不会低。

  “价格可不低。”

  刘德宝摇头,不认为学校出口的价格太低,生产成本不200多的爆破杀伤型火箭筒,直接卖到1200美元,按照汇率换算,几乎是8倍的成本价;穿甲型400多的成本,也差不多如此。

  “要是再报高一点,或许对方也会接受。”

  商务部的负责人一脸懊恼。

  国家缺外汇啊。

  “现在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如何交付。之前泰国方面的订单约定的交付期太短……虽然说可以提供零配件给伊拉克,由他们自己组装,这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提升产能。”

  谢威没有去纠结原因。

  说到底,还是因为国内没有出口先进武器装备的经验,对国际客户认知不足而造成。

  “要不先把那边的交付往后延一些?”

  张鸣秋提议。

  在他看来,泰国方面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先行交付部分,后面的慢慢交付,反正他们的价格低,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武器装备在国际上跟寻常国际贸易不同,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暂停。可我们不能这么干……国内武器出口规模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太小了,如果连口碑都没有,以后如何跟欧美以及苏联这些占据了国际军火贸易绝大部分市场的竞争?”

  谢威并不同意。

  在他看来,虽然伊拉克方面给的价格更高,并不能因为给的价格高,就延缓对先行购买的客户交付。

  “巴基斯坦也要技术,是不是按照这个来?”

  许明生看了张鸣秋一眼,问谢威。

  “估计不行,巴基斯坦可没对方这么有钱,甚至谈判都要持续好长时间……”

  谢威摇头叹息。

  客户跟客户,就怕对比啊。

  要不是知道两伊战争后,傻大木因为欠的外债太多,加上野心膨胀,直接入侵科威特后导致海湾战争爆发,被傻大木自认为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下几乎没有战斗力,很短时间就被打残,然后长达十多年的制裁,让伊拉克军方根本就没有什么购买力。

  卖给伊拉克武器装备,也就未来十年。

  如此客户,没法如同巴基斯坦这样长期购买,谢威能不闹心?

  整个中东,有能力大规模购买的,要么是没法光明正大地卖,比如一直跟西方不对付的霍美妮;要么就是短期内国内武器性能没法满足客户要求,比如沙特这榜一大哥。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直接要求他们多给钱?”

  许明生不解地问谢威。

  多要几百万,对方应该会给的吧。

  “这不一样,提供产品再加钱,跟直接要钱是两码事。按照现在的来,合同总价超过2000万美元,他们得到的5000具火箭筒成本就被拉高了很多……要是他们想着通过卖产品来拉低成本,怎么跟我们竞争?”

  众人听到这话,内心狂震不已。

  没想到年轻的谢威谋划的如此深远。

  他们哪里知道,一开始谢威根本就没想到这方面,只是随便找的一个借口。

  之所以要提供这么大规模的火箭筒给对方,是为了十年后的海湾战争准备的——苏联人的T-72都被打爆了,美国人的60坦克还敢上战场么?

  至于1系列的,只要后面有机会,谢威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会卖给对方。

  只有打最先进的,才能让自己的武器装备拥有更大的市场!

  可这没法告诉任何人。

  “那怎么交付?”

  “先跟江北机械厂那边联系,让他们坐飞机过来……到时候商量一下,这两天伊拉克人不会先离开……”

  谢威想了想,一年时间内完成这么大规模的火箭筒交付,难度太大了。

  现在疯狂增加产能,后续没了生产订单,产能就闲置下来了。

  要是放在几十年后各种配套都完成,机械加工厂利润只靠着加工的铁屑的年代,5000具火箭筒,怕是三个月都要不了。

  “谢威,每次有客户,直接都带到学校,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商务部安排的负责人倒是没有别的意思。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现在被谢威搞得如同军火公司一样。

  “是啊,每次有订单,都是到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