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游艇派对(4/4)
难怪某些东西国家以放开价格,立马就翻倍,最典型的就是茅台,现在的茅台价格大概十四五一瓶,物价闯关后直接涨到三十,第二年更是直接破百,实在是离了大谱。
杨兴武摇了摇头,收回思绪,又看向余利民问道:
“老师,那现在有了解决办法吗?”
“那有这么容易?
只是通过这次会议后,许多问题清晰了许多,宏观调控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几个老家伙也算是长了不少见识,对于宏观经济学又有了新的认知。
这次主要是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体制转换的方式和渐进方式下的双重体制、实行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条件这几个问题。”
杨兴武听到这里只觉得这些问题太厉害了,不愧是顶级的经济学家会议,想到这里,杨兴武对参与的人员身份顿时好奇起来。
“老师,这次都来了那些人啊?”
“国外专家大都是世界银行的林重庚邀请的。
这些专家都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在各自的相关领域具有代表性。
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对非集中性经济的宏观调控及其手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亚诺什·科尔奈和弗·布鲁斯则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弊病以及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还有不少其他的外国专家。
国内专家主要是来自政府决策部门的经济工作者和来自研究部门的经济理论工作者。
在他们中,有像薛老、老安、老马这样老一辈的经济学家,也有像老刘、老高、小吴这样相对中年的经济学家,还有像小郭、小楼这样年轻的经济学家。”
杨兴武听到这里不由得感慨起来,这还真是大手笔啊!
没想到连诺贝尔奖得主都来了,学了一年半的世界经济学,各种大奖得主的情况他还是知道个大概的,詹姆斯·托宾有个很有名的投资理论,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不要将你的鸡蛋放到同一只篮子里。
这也是他获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了,小郭只比你大十岁,如今已经成了年轻代的经济学家,怎么样有没有信心超过他?”
余利民说到这里,目光期待地看向杨兴武。
“老师,您放心,我必定会超过这位郭博士的,到时告诉他,搞经济学半路出家是没什么成绩的,特别还是学这么多专业的情况下。”
“不错有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