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我要上大学

第二百九十三章 工资制度改革(2/4)

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也从最初的21:1到现在都13.5:1。

  最初的工资比例现在看来有些不合理,当时我们还没有这个概念,但是按照外国的经验,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不能太过悬殊。

  工资职级变更后反倒显得合理了不少……”

  杨兴武听着林文昌的讲解,恍然大悟,没想到三十年了,工资一直都没变过,去年爆发的经济过热问题,物价上涨了10%,银行也面临了系统性的风险,当然这里面也间接地收到了一些老美的影响,想必上面也是看到了这些情况,一直在着手工资改革。

  难怪今年的动作这么多这么大,他本以为85年上平平无奇的一年,没想到还是个经济改革大年。

  想到这里,杨兴武又认真听讲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的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革命家退了下来,不断有新的干部进入更高的岗位,承但起的更大的责任,但是收入却是不匹配。

  工作中的责任更大了,但是相应的工资收入却上不去,还是60年代形成的标准。

  在那几年里我们甚至是不发工资的,由此导致了工资三十年没有发生变化!

  现在的工资制度的主要弊端是劳酬脱节、职级不符。

  等级工资制在起初确定每个人的工资等级时,是以当时所负的责任、贡献大小和本人的历史情况作为依据的,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很多同志陆续进入老年,有的已离休、退休,或者已不再担

  任第一线的工作。

  一些中青年同志逐步担负了重要工作,担子加重了,对社会的贡献也变大了,但是由于资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工资级别比较低,即使职务变了,工资待遇也不上不去。

  这就难以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工资制度亟需改革。

  是以这次工资改革主要涉及了两个部分:

  一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

  二是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

  在本次工资改革当中国家十分重视,工资改革时坚持了四个原则,即:

  一是坚持按劳分配。

  二是通过改革使我国工资制度进入一个新的轨道,逐步建立同国家财政状况相适应的正常的晋级制度。

  三是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四是使工作人员工资有一定增加。

  但是鉴于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只能从较低水平起步。

  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是工资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

  林文昌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向众人问道:

  “同学们,如果遵循以上四项原则,大家讨论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听到林老师的问题,教室里瞬间响起了讨论声。

  过了好一会儿,林文昌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大家有没有想发言的,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话落,学生们纷纷举手。

  “好,张胜男同学你来说一下!”

  张胜男闻言立马站了起来。

  “老师,我觉得这样有利于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工资三十年没有变过,咱们的物价却是上涨了不少,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实是下降的。

  特别是这两年经济过热的问题,造成的通货膨胀,如果不加以改变,生活水平还会继续下降。

  工资改革后大家的收入变高了,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上来了。

  老人的卸任也给了更多的青年让机会,他们的想法和思维更加活跃,可以带领咱们国家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的情景下,中青干部们陆续担当大任,他们更能把握时机。

  只有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

  张胜男刚说完,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

  林文昌等到掌声稍歇这才开口:

  “胜男同学说的不错,老人卸任给了新人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如果能胜任的话,也算是完成了新老交替,薪火相传!

  除此以外,工资提升调动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人才流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照以往二十七级工资制度,你们的刚毕业的工资是49.5元,转正后的工资是56元,工资改革实行以后,你们的转正工资立马就升了两级,达到了70元。

  怎么样?是不是想快点毕业?啊?”

  听到林老师的话,学们激动不已,特别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工资改革后他们的工资一下就多了14块钱,不少学生纷纷憧憬着毕业后的生活。

  看到学生们的表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