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13章 房玄龄:陛下别逼我,我怕你后悔(2/4)

/p>

  可以说在这后宫之中,除了曾经的长孙皇后外,便是她的身份最为尊贵。

  只是杨妃也明白自身地位的尴尬,因此并未有掌控后宫权势。

  主持元宵诗会是每年的惯例,轮流由几个妃子负责,只是今年原本应该到阴妃,因为齐王谋反之事被幽禁,便就到了杨妃这里。

  元宵节是大唐长安的狂欢,前后放夜三日,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安不夜城。

  由后宫举办的元宵诗会,也可以说是大唐文人最高规格的盛会了。

  “杨妃难道不知道我跟魏王的关系?”

  “把诗会的地点定在芙蓉园不说,还让我去参加,这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的语气有些不爽,但心中却有几分狐疑。

  毕竟他跟魏王的事,皇宫大内谁人不知。

  而杨妃是隋朝公主,自小就在这大内长大,朝代更换,杨妃的家却没有变化。

  对于当前的政治格局,自然门清。

  却偏偏邀请自己,怎么想都不对劲。

  “我也觉得奇怪,当时就问了杨妃,但她什么都没说。”

  “就说让我跟大兄如此说。”

  “我就说大兄怎么可能去呢,待会就去回复杨妃,说大兄不去。”

  高阳纳闷的说道。

  李承乾却道:“谁说我不去的,你跟杨妃说,我届时定会过去。”

  “啊?”

  高阳一头雾水,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大兄是说的去?”

  李承乾道:“元宵诗会,杨妃盛情相邀,我怎能不去。”

  高阳是没搞懂这里头是什么情况。

  不过既然太子说去,那就去吧。

  “届时我跟大兄一块去。”高阳笑嘻嘻的说道。

  对于后宫的嫔妃皇女来说,也就是元宵节才能名正言顺的出宫游玩。

  元宵节那是真热闹啊。

  除了诗会外,便就是元宵灯会了。

  夜间的朱雀大街,将会挂满灯笼,也会成为整个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

  ——

  马上就要过年了。

  这几天的时间里,除了讲武堂的日常操练外。

  李承乾就是在安排晋州开矿的事情。

  不仅是晋王,包括杜荷,赵节,李元昌,都给拉上了。

  唯一的例外,只有贺兰楚石了。

  自从贺兰楚石在大理寺被放出来后,虽然名义上挂着东宫右内率的官职。

  但其已经被侯君集拉回家了。

  贺兰楚石知晓的事情太多,尤其是在谋反这块,显然是很有私心的。

  但毕竟是侯君集的女婿,李承乾不方便直接杀,影响太大。

  杀纥干承基,因为他是东宫卫士,太子家仆,没人调查。

  可侯君集的女婿死了,对于长安城来说,就是极大的事情。

  到时候调查之下,顺藤摸瓜,真要把谋反的事情查出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贺兰楚石是不能留的。

  这一点李承乾已经跟侯君集通过气了。

  只是侯君集准备的是,等到时候出征高丽,再想个办法将其弄死。

  这样既不会伤了女儿的心,也不会让人生疑。

  目前来说,这倒是算比较靠谱的办法。

  距离正旦的前一天,便是到了李世民巡查讲武堂的日子。

  心腹大臣们也都跟着去瞧。

  皇帝车架出行,街道封闭。

  好在永兴坊就在延喜门边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听说太子练兵很有成效,诸将都说厉害得紧。”

  魏征笑眯眯的说道。

  自从确定了打高丽后,魏征就没怎么生太子的气了,算是拿得起放得下。

  太子偶尔做些荒唐事,做臣子的,难道还一直记恨不成。

  只要愿意改正错误,都是好的。

  程咬金却不客气,道:“依我老程看来,太子的兵,都是仪仗队的排场,看着好看,中看不中用。”

  尉迟敬德道:“这般时日,能练出这般模样,太子也很厉害了,难道你程知节,能练出这等军容来不成,至少在军纪上,太子练兵我是瞧着厉害。”

  李世民闻言,笑着对李道宗问道:“承范,你如何看。”

  李道宗是唐朝宗室名将,字承范,文成公主去吐蕃,他便是和亲使者。

  更是李渊堂侄,李世民的堂兄弟。

  很早就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深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