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39章:向你们的皇帝进攻(4/8)

/p>

  “陛下,虽说练不成,但也不能就此放弃,若能成型成阵,也算是可战之兵,就算再野外遭遇东胡大军,也有一战之力。”

  “而且这军姿和队列训练,着实有些枯燥了,将士们可能撑不住。”

  种轩说的很隐晦,他觉得这种基础训练,练得差不多就完事儿。

  而且站军姿和队列训练,着实太过单调。

  他跟着练都快崩溃了,何况是本就没经历过正规训练的归义军将士?

  那可基本全是农人出身,还有许多平日里就耐不住性子的游侠儿!

  刘恪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归义军就这么点长处的,要是不能在长处继续挖掘一二,还打什么?

  于是乎,他与种轩解释道:

  “这些训练看似单调枯燥,甚至表面上看来,都没什么意义。”

  “但其实已经是在训练军阵的基础,等到习以为常之后,你再来训练军阵,事半功倍。”

  “如果连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都练不好,又怎么能撑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过于简单的事情,太单调枯燥,十数日便能练个七七八八,将士们会不太乐意继续练。”

  “可打仗就是这么一回事,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乐意的事儿呢?”

  “能安稳的过日子,能像以往一样在地里劳作自给自足,他们怎么会愿意上阵杀敌,起兵反东胡?”

  “现在既然已经投军起事,那就得撑住,就得有足够坚定的信念,这些基础训练虽然枯燥乏味,但他们就必须要做。”

  “此外,这种简单枯燥的队列训练,还能培养吃苦耐劳的战斗作风,总之,大有裨益!”

  刘恪就是一通瞎说,反正【演说家】天命在手,可劲儿忽悠就是。

  也不管他练兵的方式对不对,反正他只是在打基础,练兵挂还没开呢!

  种轩真被忽悠住了,捏着下巴,陷入沉思之中。

  似乎真有一番道理?

  刘恪打断了种轩的沉思,你没挂的,可别跟李景绩一样乱学啊!

  “种卿你去巡些木料,做成短弓。”

  种轩回过神来,领命道:

  “是。”

  “只是仓促之间,数量可能不多。”

  “尤其是箭矢,城中缺铁,箭头不足数。”

  他明白皇帝的意思,守城战中,最常用的就是弓。

  射术是必要技能,如果归义军将士们都能有一把弓在手,守起城来,也容易的多。

  虽说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着皇帝痛打落水狗。

  但如果有了足数的弓箭,有了远程杀伤手段,一定能打死更多落水狗。

  刘恪摇了摇头,道:

  “不必,什么阴干、熏制,通通省去。”

  “只做个粗略的形状便可,弓弦也不必用兽筋,随便弄根麻绳拴上,用柳条细枝凑合也行。”

  “箭矢也不用特意准备,根本用不上。”

  种轩听得一脸懵逼。

  什么玩意儿?

  弓身不做阴干,不专门挑选适合的木料?

  弓弦直接拿麻绳、柳条凑合?

  箭矢都不要?

  这踏马能干什么啊?

  让将士们拿着尝尝味儿,体会一下弓箭手是什么感觉?

  种轩一阵云里雾里,不过皇帝执意如此,他还是下去准备了。

  半月之后,种轩就带着弓来了。

  刘恪很满意,因为足够抽象。

  弓身只带着一点弧度,弓弦都是麻绳、柳条。

  一看就知道,屁用没有。

  扔在路边都没人捡,当柴烧都嫌膈应。

  此外,种轩还准备几十张正儿八经的弓。

  一些是赶制的,另一些,是从世家豪族里搜罗的。

  “这些先拿开,暂时用不上。”

  刘恪让种轩将正儿八经的弓拿走,太危险了,容易出事。

  而后又让臧礼,将约莫只能看出模样的破弓,发放给了将士们。

  “立正!”

  将士们拿着弓,听到声音,下意识就站直了身板,而后各自列队。

  经过一阵子的训练,虽说不成阵势,但基本的行列,还是站得泾渭分明。

  刘恪驾着驴车,里外绕了一圈,阳光洒在身上,投下了长长的影子。

  现在将士们手中有弓,最基本的训练也做的差不多了。

  是时候上一上强度了。

  刘恪手中稍微一动,驴蹄子便踩到了一块松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