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39章:向你们的皇帝进攻(3/8)

p>

  这应该是刘宾的遗物了。

  当初刘宾就是在殿中,定下了以蝗灾抗汉的计谋。

  竹筒摇出了一个小吉出来,足有四成把握。

  只是随后刘宾就被他逼着,和石周曷阿邃一同去往荆北。

  而后被澡盆子打得,兵败身死。

  “刘宾啊刘宾”

  石周曷阿虎一阵唏嘘,像是回忆起了从前。

  虽然他对刘宾,多少有那么一些不信任,但这也是难免的。

  他这个汗王,是弑父上位,甚至对自己的亲儿子都不会完全信任,又何况是刘宾这么一个外臣。

  不过再怎么不信任,两人的感情,也是真的,不然刘宾也不会以汉人出身,做到在石周曷部中,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他也下意识的摇起了竹筒。

  当啷——

  一个竹片掉了出来。

  “这是.小吉吧?”

  石周曷阿虎捡起竹片,面色有些黑。

  “小吉.四成。”

  虽然他刚才反驳了大贺楚材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

  但有些事情,还真就不是人事能够完全顾及到的,必须得看几分老天爷的脸色。

  “不对,之前刘宾占的四成,失败了,那这次的四成,肯定会成功。”

  石周曷阿虎一向不信这玩意儿,但今天也不知怎么的,竟还自己宽慰起了自己。

  ——

  汝南郡,西平县。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这年头弄个军训,居然这么难。

  刘恪接手种轩,开始训练归义军将士的第一天,就差点把自己给气到了。

  得亏是最初张议平练了一阵,种轩又练了一阵,还有通过守城,获得了不少实战经验。

  不然这群家伙,绝对上下左右都分不清,连军令都听不明白!

  现在勉强算是从幼儿园小朋友外出郊游的程度,上升到了小学生外出郊游的地步。

  能听懂指挥,有一定组织纪律,但不多。

  没亲自练过兵,刘恪的办法也不多。

  就在校场地上挨个画圈,告诉每个归义军的将士,应该往哪儿站,怎么走。

  再然后.太阳底下晒着吧!

  刘恪也不是全靠开挂的,偶尔也能用一用上辈子的先知先觉。

  这就是站军姿,锻炼意志力,还有让将士们认清自己所站的位置。

  刘恪觉得,这是很适合归义军将士的方法,毕竟他之前就考虑过,归义军唯一值得称道的,就只有意志力。

  当然得在这个方向,进一步挖掘。

  至于坚持不住的.

  那就真回家种田吧。

  只是站着,就让好些人回家种田了,军中偶有一些不满的声音。

  不过种轩略微能看明白皇帝的意图。

  守城的话,其实是不需要这么练的,这种训练,显然是准备着往城外打,突破东胡大军的封锁。

  种轩也理解。

  毕竟守住西平县,没有太大意义。

  总会有一天,要等着荆州的援军过来,双方凿穿出一条路来。

  虽说有点严格,每天都得站着,但现在是秋冬之际,天气还成,将士们都能撑住。

  而且说实在话,普通的操练,对这些归义军士卒,已经没啥效果了。

  操练操练,操是指掌握兵刃,熟悉兵刃性能,锻炼杀敌技巧。

  练就是锻炼体力,训练阵势。

  指望这些归义军士卒,靠着普通的操练,更进一步,是不可能了。

  按种轩的估计,不再死上一半的人,练不成强军。

  皇帝这么另辟蹊径的练兵,倒也说不准有些奇效。

  这么训练了大概十天左右,刘恪却又开始出幺蛾子了。

  站了十天的军姿,每个人该站的位置已经记住了,基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也有了。

  曲长、伍长之类的下级军官,也熟悉了队伍里的每个人。

  乃至于臧礼带来的那些东胡降卒,也融入了进去。

  但也仅此而已了。

  等到种轩试图演练军阵的时候,还是不行。

  成行成列可以,成阵势,不行。

  甚至刘恪以自己掌握的“八门金锁阵”来布阵,也成不了。

  归义军将士的素质太差了,只短短训练一阵,根本没用。

  “廉老将军真是辛苦了”

  刘恪也不得不感慨一二。

  忽然能体会到,一直守在琼州,为大汉训练新兵,不断补员的廉汉升,到底每天在面对一堆什么玩意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