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一二字杀猪大阵(3/6)
他仍旧心有不甘。
他觉得自己不是输给了刘雉儿,不是输给了汉军。
而是输给了大火、地崩。
踏马的,两军交战的时候,大营起火,地龙翻身,这换谁来都顶不住啊!
不仅仅是不甘,甚至内心都觉得无比憋屈。
很快,乞颜思烈脸上就重归于平静,冷静分析着局势,道:
“不过那刘雉儿,许是胜了一阵,志得意满。”
“竟然选择全力赈济百姓,而不对我军加以围追堵截。”
“当真是糊涂。”
乞颜宗元也是感到奇怪:
“不仅仅是救助,我们驱赶至汉军大营的百姓,更是直接下令,要救济整个高州的受灾百姓。”
“虽说此举,能让汉军,在以后攻打高州剩下郡县时,事半功倍,但也没必要空耗粮草。”
“要知道,就算能救济整个高州,康海郡城的存粮,几乎也要消耗一空。”
“就算想要继续北伐,也没有足够供应大军的粮秣。”
“等上一两次调粮,甚至比直接发兵攻打,要耗费更长时间。”
“民心。”
乞颜思烈摇了摇头,道:
“民心不是一时的,而是累积起来的。”
“虽说如今是错过了战机,会拖延许多时日。”
“但大汉能得到民心。”
“那刘雉儿,已经在想着,之后北伐的事情了。”
“守住康海郡,拿下高州,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乞颜思烈顿了顿,看着自己老如树皮般的双手,嘴中有些发苦:
“毕竟他才二十岁。”
乞颜宗元也是默然。
年轻,就是最大优势。
要是大可汗今年也就二十岁,说什么,都不可能输给汉军。
也不会在之前看到刘雉儿身死后,就急着攻打汉军大营。
乞颜宗元看着大可汗从未露出过的老态,极为不忍心,转移话题道:
“汗王,料那刘雉儿今日军中就会断粮,只能退走康海郡城。”
“我军是否应该准备退回合浦郡,让乞颜金瀚、乞颜银瀚一同撤军?”
“嗯,就”
乞颜思烈刚开口,就有传令兵突然来报,上气不接下气:
“汗王,不好了!”
“汉军有大量粮秣送入营中,看起来似乎是琼州百姓,走山间小道,自发押送而来!”
乞颜思烈与乞颜宗元,同时一怔。
东胡人向来不得人心,粮草辎重,从来都是强行征调民夫运送。
别说自发押送粮草了,往往还得派遣东胡八部的贵族大人,亲自看押民夫。
大汉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民心啊”
乞颜思烈苦笑,这是大汉作为天下正统的天然优势。
以前的大汉,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好。
而那刘雉儿,却是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毫不动摇的以民为本,扩大这一优势。
乞颜宗元心里,更是说不出的滋味。
刚才还嘲讽刘雉儿,为了百姓耽误战机,赈济百姓徒耗粮草。
现在百姓们直接投桃报李。
不仅仅是解决了汉军的粮秣危机,更是让汉军可以继续屯扎原地,甚至直接围在桥头堡,将自家大军给围死。
“准备突围吧,普六茹部多半已经撤走了,指望不上。”
乞颜思烈默默叹了口气。
他这辈子,都没有如此唉声叹气过。
说实话,自从昏迷之后,已是锐气大减,心气不复当年。
“传令下去,让乞颜金瀚率军支援,前后突围,撤回合浦郡。”
“是。”
乞颜宗元下去做准备,现在汉军士气如虹还有粮,他们只能撤走了。
而东胡将士们,虽然士气不振,但乞颜思烈在他们心目中,已经不仅仅是大可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符号。
大可汗亲征,刚来到高州时。
将士们觉得一个时辰,就能速通康海郡。
大军攻势受阻,没有太大斩获。
将士们觉得,大可汗要不是顾及到平民百姓,汉军第一天就没了。
大军围逐溪县三个月,迟迟拿不下来。
将士们依然觉得,大可汗围逐溪不攻,是为了逼汉军救援,围点打援,中心开花。
“大可汗一开始没想过拿下高州,而是在下一盘大棋,包围高州,从而生擒大汉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