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字辈(二十七)(1/2)

  三个月后

  同年(熹平六年)

  冬

  大雪

  雒阳

  凌晨

  蔡宅

  一个女婴在寒冬飞雪中诞生,已经被罢免官职的蔡邕,给女婴取名琰,蔡琰。

  而当天夜里

  袁宅

  苏雯也刚刚诞下一个女婴,被丈夫袁基取名瑶,袁瑶。

  苏雯,二十六岁,袁基正妻,有子袁泰,有女袁瑶。

  袁基,袁家嫡长子,二十七岁,五官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不满三十岁,就坐上了秩比二千石的位置,这是大汉升官最快的士族子弟。

  冬日里,百姓们都在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冬天是农闲时节,所以各种祭祀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

  翌日

  雒阳

  何家

  自从何贵人生下男婴后,南阳何家就搬家来了雒阳居住。

  何贵人同父异母的哥哥何进,也一步步被提拔,如今已经是虎贲中郎将,秩比两千石。

  苏家敏锐地察觉到何家将要崛起,于是让苏斌前来拜访何家。

  “苏韬略能来拜访我们何家,这是我们的荣幸啊。”

  何母以及何苗前来迎接苏斌。

  “雪日多有打扰。”

  苏斌只说自己是仰慕何家兄弟的高风亮节,所以前来拜访,绝口不提生下男婴的何贵人。

  苏斌送了许多珠宝玉石给何母,又为何母作赋一篇。

  又几天后,袁基也前来拜访何家。

  何母喜笑开颜:“未曾想我何家也能有今日。”

  宋皇后无子,只有何贵人有一个男婴,不出意外,何家恐怕是要成为新外戚。

  当然,如果宋家足够强势,也可以效仿邓太后,强行过继何贵人的儿子,这样就能继续做外戚。

  不过,宋家看起来并不强势。

  从皇帝提拔何家人就可以看出,皇帝是有换外戚的打算。

  又一个月后

  熹平七年

  春

  新的一年刚刚到来,震撼的消息就从雒阳传遍天下

  皇帝刘宏下令,卖官鬻爵!

  列侯以下,皆可卖。

  两千石以下,只要不是在皇宫里的,皆可卖。

  看来,皇帝是真的没钱了。

  即便杀了养肥的王甫等宦官,也只能缓解一两年的财政,想要长期解决财政问题,还得靠卖官鬻爵。

  中常侍王甫奉旨卖官,在人生的最后一两年,为皇帝背最后一口锅。

  反正已经打算杀王甫了,所以皇帝干脆让王甫来负责卖官的事,就算王甫贪污了,他也能抄家王甫把钱拿回来。

  郎官是卖的最多的,不管是谁,只需要五十万钱,就能买一个郎官,等于是五十万买了一个举孝廉名额。

  这可比地方官私底下卖的价格便宜多了。

  不过,毕竟是买的郎官,所以升官速度肯定比不过举孝廉出来的郎官,所以,很多有钱人,还是更愿意买举孝廉名额,只有买不到举孝廉名额,才会找朝廷买郎官。

  豪强们是不能直接买县官的,买官也是要走流程的。

  如果想买比两千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一千石的官,如果想买一千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比一千石的官,如果想买比一千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六百石的官,如果想买六百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比六百石的官,如果想买比六百石,那你首先得是四百石,如果想买四百石,得先是比四百石,如果想买比四百石,首先得是三百石,如果想买三百石,首先得是比三百石,如果想买比三百石,首先得是二百石,如果想买二百石,首先得是比二百石,如果想买比二百石,首先得是一百石,如果想买一百石,那首先得是郎官。

  买官是有流程的,不存在说一个平民富商一瞬之间就可以花钱买个县令当。

  他得先五十万买个郎官,然后一步步往上买,买到六百石的时候,也不一定能上任县令。

  因为,买六百石的人很多。

  同一个岗位,出钱最多的人,才能上任。

  比如曹操今年刚刚升官了,涿县县令的位置空出来了。

  那么,所有比六百石的官员,都可以找中常侍王甫去买涿县县令的位置。

  想买涿县县令者,至少得出钱六百万,而且必须是比六百石的官才有资格来买,在所有出钱买涿县县令的比六百石官员里,出钱最多的那个上任涿县县令,其他没买到涿县县令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