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一百六十八章 水字辈(二十六)(1/2)

  三个月后

  熹平六年

  夏

  大暑

  玉堂后殿

  咔!

  皇帝刘宏用剑到处乱斩,发泄怒火。

  中常侍王甫等人站在一旁不敢说话,等到皇帝怒火发泄完以后,王甫才说话:“鲜卑猖狂,当以重兵击破,擒杀酋首。”

  原来,是两个月前,随着吏治所有改变,加上中原各地的叛军先后被镇压,他便给鲜卑单于檀石槐写信,希望檀石槐效仿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向大汉臣服。

  只要鲜卑单于檀石槐向大汉臣服,大汉可以给檀石槐封王,并且派遣公主与鲜卑和亲。

  然而,鲜卑单于檀石槐根本不屑于要大汉的王爵,也不要大汉的和亲公主,直接杀死了汉使,然后立刻发动了对并州和幽州的入侵。

  北方边境十几个郡同时被入侵,各郡太守的求援信如雪花般送来雒阳。

  虽然鲜卑人的入侵又被“击退”了,但是,边郡遭受了严重蹂躏,许多县只剩城里有人,城外乡里的百姓全跑了。

  面对鲜卑人的猖狂,皇帝刘宏很是恼怒。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不给他面子。

  “召集三公去前殿议事。”

  “是。”

  深夜

  三公来到玉堂前殿,与皇帝商讨北伐的战事。

  在得知皇帝想要北伐鲜卑后,苏渊内心盘算着。

  鲜卑实力强大,不是北匈奴那种废物,想要击败,起码得五六万骑兵。

  明帝时期,大汉蒸蒸日上,尚且需要六万骑兵才能打败北匈奴。

  如今的鲜卑,比当年的北匈奴更加强大。

  如今的大汉,比当年的大汉更加虚弱。

  连当年的大汉都需要六万骑兵才能击败当年的北匈奴。

  那么,同理可得,现在的大汉,如果想要击败现在的鲜卑,起码需要六万骑兵,这还是保守估计。

  于是,他提出自己的建议:“若能征调骑兵十万,或可破灭鲜卑。”

  他把数量往上提,尽可能保守一点,而且即便如此,也不敢保证一定能赢。

  前世,他还是王莽的时候,曾经征调十万骑兵北伐匈奴,结果无功而返。

  司徒许训和太尉袁隗也是同样的看法。

  他们虽然不懂军事,但是懂历史,他们知道明帝时期是用了多少兵马才击败北匈奴的。

  然而,皇帝刘宏却给了他们一个震惊的消息。

  “朕打算征调三万骑兵,北伐鲜卑,彻底灭亡鲜卑!”

  哗哗——

  皇帝刘宏的话说完,三公都不敢说话了。

  三万骑兵,就想击败统一草原的鲜卑?

  你当你是汉武帝?你当我们是卫青霍去病?

  “真是个宏伟的计划。”

  苏渊也只能这样回复了。

  他是绝不会忤逆皇帝的决定的,那会影响自己的仕途,但也绝不会主动劝皇帝打一场很难胜利的战争,否则,一旦战争失败,那他这个劝战的就得背锅了。

  “国家圣明!”

  许训和袁隗都附和道。

  他们都是老官僚,不会反对皇帝的意见,但也不会主动给皇帝提意见。

  大汉不粘锅!

  不过,中常侍王甫却兴奋地劝说皇帝早点开战。

  “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样伟大的功绩,将要在今天再现。”

  他是既不懂军事,也不懂鲜卑,只以为鲜卑人跟羌人南匈奴人乌桓人没区别,既然连羌人南匈奴人乌桓人都臣服于大汉,那鲜卑又怎么会例外呢?

  北伐鲜卑这事,当然没问题,但你得准备充分,你得兵力充足。

  你这一个月时间临时征调三万骑兵就想打赢鲜卑,未免太看不起檀石槐了。

  不过,皇帝刘宏也有自己的考量,大汉实在是没钱了,既没钱又没粮,实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骑兵,这三万骑兵,已经是他挪动赈灾费用才拼凑出来的。

  去年和今年,他都没有赈灾,把赈灾的钱粮节省出来发军饷,这才积攒出来钱粮给三万骑兵发军饷。

  要不然,他连三万骑兵都凑不出来。

  这财政问题是越来越大了,堂堂大汉,三万骑兵就是倾国之力。

  他刚即位的时候,大汉一年的财政收入还有二十二亿钱,如今,大汉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十八亿钱,比他即位的时候又少了四亿。

  朝廷的财政收入,只够发军饷和官员俸禄,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赈灾,也没有多余的钱粮来进行水利设施建设,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