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项梁叔侄对嬴政明日城外送“天人”的举动心存疑虑,其他潜伏在咸阳或闻讯赶来的六国贵族们,在通过各种渠道得知这一消息后,同样陷入了深深的猜忌和权衡之中。
“暴君明日竟敢公然出城?此乃天赐良机!”
某些性格莽撞、心怀血海深仇的贵族子弟,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刺杀。
复仇的火焰在他们眼中燃烧,几乎要按捺不住。
然而,这种危险的念头很快便被队伍中更为年长、理智或冷静的核心人物强行摁下。
“愚蠢!嬴政是何等人物?岂会毫无防备地给你这等机会?”
“这分明就是诱饵!城外必然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我们自投罗网!”
“轻举妄动,非但报不了仇,反而会暴露我们所有人,招致灭顶之灾!”
一番激烈的内部争论后,各方势力大多达成了共识。
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一切,都等明日亲眼看过那所谓的“天人”和送行场面后再做打算。
于是,这一夜,无数双来自暗处的眼睛,都盯紧了明日的城外送行“天人”。
与此相反,咸阳城的普通百姓则纯粹得多,他们满怀憧憬与兴奋,期盼着明日早些到来,能再次一睹“仙人”的风采,或许还能沾上些许仙气。
而怀揣各种心思的六国贵族们,则大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反复推演着明日的种种可能。
与此同时,咸阳宫深处的一座偏殿内,却亮着与烛火迥异的光源。
那是几盏无需拉线、散发着稳定柔和白光的充电灯,将殿内照得亮如白昼。
嬴政正与公子扶苏对坐弈棋。
棋枰之上,黑白子交错,如同天下大势。
嬴政落下一子,目光并未离开棋盘,看似随意地开口:“扶苏,依你之见,明日过后,那些藏于暗处的六国遗族,见了那般景象,可还会再有螳臂当车之心?”
扶苏执子的手微微一顿。
他深知这不是简单的闲谈,而是父君对他政见与眼光的考校。
他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回答,而是谨慎地反问:“父君是想听儿臣的阿谀之言,还是肺腑之析?”
嬴政抬眸,看了他一眼:“朕要听的是你的真知灼见。”
扶苏放下棋子,坐直了身体,神情变得肃穆而冷静:“既如此,儿臣便直言了。‘天人’之现,仙迹昭彰,确能震慑天下绝大多数黎民黔首,使其愈发深信父君乃天命所归,从而消弭许多潜在动荡,巩固我大秦根基。此乃阳谋,效用极大。”
他话锋一转,继续道:“然,对于心存复国之念的六国贵族而言,仅凭此恐难使其彻底放弃。”
“哦?为何?”嬴政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原因有三。”扶苏冷静分析,“其一,能成遗族领袖者,皆非愚笨之人。他们或会疑心此乃父君精心设计的‘戏法’,旨在惑众(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