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第99章 096效晋惠帝故事(4K,求订阅)

  大司马门,为台城南面正门,王镇恶早已等在门楼上。

  如今守卫台城的,并非建康禁军,而是追随刘义真南下的将士。

  此时宫门已经落锁,但王镇恶还在等着徐羡之,当他远远望见徐羡之行来,赶忙下令打开大司马门,放徐羡之入内。

  “徐仆射,事情如何了?可有不开眼的人反对废立?”王镇恶好奇问道。

  “中庶子多虑了。”徐羡之摇摇头,拱手:“羡之还需入台拟诏,先告辞。”

  王镇恶问:“是否要派人护送?”

  “不必,我只是拟诏而已,又不是去威逼天子。”徐羡之笑道。

  说是废立,其实他们面临一个问题,太后陈归女早在二十八年前就已去世。

  如果没有太后,又该由谁来下诏废天子,谁又有资格下诏废天子。

  好在晋朝曾经发生过一次内禅,因晋惠帝的生母武元皇后杨艳与继母武悼皇后杨芷先后早亡。

  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想要篡夺皇位,就面临了同样的困境。

  他于是逼迫晋惠帝下诏禅位,晋惠帝本人则退居太上皇。

  这也是正统王朝中第一位禅让的太上皇。

  秦庄襄王嬴楚是在嬴政称皇帝后,追封的太上皇,至于刘太公,则完全是父凭子贵。

  据晋惠帝自己后来说,义阳王司马威当初硬生生掰开他的手指,从他手中抢夺了玺绶交给的司马伦,于是在复辟后,晋惠帝执意要处死司马威以泄心头之恨。

  所以,徐羡之入宫请的这道诏书,并非废帝诏书,而是禅让诏书。

  天子司马德宗‘主动’把皇位让给琅琊王司马德文。

  当然,这一次可要比晋惠帝禅让要平静许多。

  由于司马德宗不能视政,且在刘义真入朝辅政后,尚书台大权独揽,所以印玺就在尚书台保管着,徐羡之只需假借司马德宗的名义,拟诏用印即可。

  来到尚书台,徐羡之匆匆写下一道禅让诏书,而后自行用印。

  盖了印玺,司马德宗就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下了这道诏书。

  许久,徐羡之奉着诏书归来,在王镇恶的注视下,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琅琊王府外,人头攒动,正是刘义真带着一众大臣上门劝进。

  然而王府大门紧闭,司马德文躲在府内,不肯应声。

  刘义隆是东晋的彭城县公,也在劝进的人群之中。

  等了许久,不见里面的动静,他小声地问刘义真:“阿兄,如今都快一个时辰了,若是琅琊王执意不肯相见,又该如何?”

  刘义真轻声回道:“只待徐仆射奉诏而来,他自会出门。”

  他其实也知道司马德文这时候根本就不可能相见,那样会显得太心急。

  总得给人家一个台阶下,譬如徐羡之请来圣旨。

  不多时,有人最先高呼:“是徐仆射的马车。”

  群臣骚动,待马车停稳,徐羡之跳下车来,举着圣旨道:“诏书来(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