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之名,源于鼎上纹饰。”
张蓁指尖轻点案几上的青铜碎片,烛火映照下,那些斑驳的铜锈间隐约可见细密的纹路。
她娓娓道来,声音如幽谷回响:“据古籍记载,鼎身分刻九州山河,鼎足铸有九条蟠龙,龙鳞细如发丝,龙睛嵌以黑玉,象征九州一统、天命归禹。”
她指尖描摹碎片边缘,继续说道:“《夏书》有载,禹铸一鼎,象九州,龙负之,谓之九鼎。《周礼·考工记》亦言,九鼎者,一器而九象也,鼎腹刻山峦,鼎耳悬星斗,鼎足盘龙蛇,一鼎纳天地。”
秦怀之凝视碎片,若有所思:“所以…当年周王室衰微,诸侯问鼎轻重,问的也是那尊鼎?”
“非也!”
张蓁突然抬眸,烛光在她眼中跳动,映出一抹深邃。
“啊?”
秦怀之愈发糊涂。
“那鼎确为九尊,实乃夏帝启所铸,非禹鼎!”
“这…又是怎么回事?”
秦怀之皱眉,后世对九鼎有多种猜测,但因为没有考古实证,所以对任何猜测都报以怀疑的角度,没想到张蓁此刻竟给出答案。
张蓁指尖一顿,青铜碎片在烛光下泛出幽冷光泽。
她低声道:“我听父亲说过,禹鼎乃是姒禹按照黄帝遗留的陶范所铸,鼎成之时,姒禹以指血点龙睛,九条蟠龙竟破鼎而出,绕鼎三匝,禹遂毁陶范,自会稽山乘龙飞升,而那尊禹鼎…”她声音渐沉,“再无踪迹,虽帝启另铸九鼎以定天下,显帝王之尊,但那九尊鼎实不可跟禹鼎同日而语。”
“原来如此!”秦怀之恍然大悟,缓缓点头:“所以…真正的‘九鼎’仅有一尊,而非后世流传的九鼎?”
张蓁回道:“正是,禹鼎有通仙之能,唯大巫可驭,自禹之后,再无人得见真容。”
“你是说,禹是大巫?”
“何止禹帝?”
张蓁唇角微扬,烛影在她脸上投下诡谲的纹路,“上古君王,皆掌神权,就连臣子也是如此,夏启之臣孟涂,便是巴蜀大巫,能断生死,判阴阳。”
秦怀之承认这种说法,沉默片刻,他将目光重新落回碎片上:“若是能复原此鼎,或许能寻到禹鼎的下落…”说话间,他尝试着将碎片拼凑起来,可那些残片如散落的星斗,始终无法成器。
他尝试了几次,最终放弃,叹气道:“太散了,早知如此,当时就应该细看几眼,把上边的纹路记下来。”
“我来试试!”
张蓁忽然后退半步,双手结印。她指尖绽出淡黄光晕,如薄雾般笼罩碎片。下一瞬,那些青铜残片竟微微震颤,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浮起,在半空中旋转、靠近。
“咔!”
一声轻响,碎片凝成半尊小鼎,鼎腹隐约可见山河纹路。可就在即将成型时,碎片猛地一滞,轰然散落,重新跌回案几上。
“不行。”
张蓁略带沮(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