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建隆二年元旦。
元旦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依历朝礼制,在元旦这一天,天子要在皇宫正殿大宴群臣,用以慰劳群臣在过去一年的辛劳。
由于宫廷举办元旦宴会,既是庆祝新年,又带着政治意味,在这氛围下,很多大事会在这一日举行。
例如对南征大军的具体封赏。
皇城内,象征午时的钟声刚撞过第一声,各国使节,文武百官就齐齐动身,从宣德门朝着崇元殿走去。
盛大的皇家仪仗从宣德门一直排到殿门处,高大甲士执戟的寒光与彩旗上的龙凤纹交相辉映,让殿外每处,都透露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皇家威严,对大宋的文武百官而言,早已见怪不怪。
然许多小国使节,哪曾见过天朝威仪?
离崇元殿越近,小国使节们脸上的惊叹之色就愈浓。
在去年,宋军凯歌频奏,武威照耀天下。
于强大的武威下,除却南唐、吴越等国外,一部分偏远小国的君王,都不由起了派使者朝见大宋之心。
例如高丽、占城、以及遥远的于阗西域等国。
以上那些国家,有的是早就与中原有宗藩关系,有的是想借这次元旦朝会,与中原重新建立起联系。
但不管目的为何,许多小国使者,都被今日见到的一幕所叹服。
以往在国内,他们哪曾见过这么雄伟辉煌的建筑?
诸多使者不知道的是,开封皇城的建筑,与历朝相比,已显得颇为“俭朴”。
汉之长乐未央,唐之大明含元,哪一座宫殿群不是尽显华夏民族威仪?
当各国使节及文武百官,在礼官的安排下,依次序入殿时,身穿帝王冕服的赵匡胤,早已端坐在九龙金椅上。
在十二串冕旒晃动之间,赵匡胤用带着宠爱的目光紧紧盯着走在众臣之首的赵德秀。
将目光从赵德秀身上移开后,赵匡胤看向殿内他人的目光,则转变为威严。
紫袍宰辅、绯袍九卿、绿袍郎官,杂袍使者,每一人的身影,都被赵匡胤收入眼中。
待使节及大臣都入殿后,礼官高唱“百官拜贺”,接着三呼“万岁”的声浪就在崇元殿内炸响。
行礼完毕后,使节及大臣们,才敢一一入座。
众人一落座,御座上就传来赵匡胤浑厚的声音。
“有司宣制。”
赵匡胤话音刚落,鸿胪寺少卿刘温叟就捧着一道圣旨走出:
“大宋皇帝制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天下之洪基,抚有万邦,君临四海。
然南平僭号称孤,武平负固不服,戕害国民。朕每览奏牍,未尝不切齿扼腕,誓必荡平凶逆,以固社稷。
太原王德秀,朕之嫡长也。
少怀壮志,长习韬略。弓马娴熟,亲率三军之众;胆略沉雄,善料六师之变。
前以淮南叛乱,二国不臣,朕命其为检校太尉,南面都部署,总领禁军五万,南征讨逆。(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