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安县兵败后的数日后,赵光义领着石熙载回到了滁州城外。
若以先前的速度,赵光义不会这么迟回到滁州城外。
主要是在泗州境内,石熙载用贴身财物,买了一辆新的马车—人都是要脸的。
当将驴车换回马车后,控御车的人亦变成了石熙载。
石熙载的技术,显然就无赵光义高超。
泗州入滁州,至多不过两百多里的距离,石熙载走了数日。
一路南下时,赵光义时常向路人打听着滁州境内的变化。
由于淮南身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地百姓对战乱一事习以为常。
当地百姓秉承着,“你打你的,我过我的”心态,淮南一地的商旅行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问过一些从滁州城外经过的行脚商,赵光义知道了宋军并未离去的事实。
这让赵光义内心中,豪气又生。
当马车进入军营数里内的范围后,赵光义的行踪很快被斥候注意到。
而在探查下,得知赵光义竟就是失踪数日的主将后,斥候大惊急忙将赵光义带回大营中。
很快,赵光义回营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军。
初听这一消息时,大部分将领心中并未有庆幸的心情,反而是有些嫌恶。
随着越来越多的败军回营,赵光义骑驴车逃跑一事,在全军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唐末以来,道德沦丧,世间奇事层出不穷。
然再多离奇的事,都比不上“东海驾驴,精骑不及”这一件事来得离谱。
只是纵算心中再膈应,当下赵光义依然还是大军的主将。
收到赵光义召集议事的将令后,一应将领不情不愿地朝着帅帐而去。
自回到营中后,赵光义就从崔彦进的口中,得知了“诸将谋立太原王为主”一事。
这一件事,直接犯了赵光义的忌讳。
赵光义根本不信田重进的话。
田重进会向赵匡胤上书这一点并不奇怪,赵匡胤想换将亦不是没可能。
但以赵光义对赵匡胤的了解,赵匡胤不会单独给田重进回令言明这一事。
既认为这事不大可能,赵光义心中自然就浮现一个猜测:
“田重进是想鼓动诸将,让诸将共同上书赵匡胤请求换将。”
在五代中,这类的事并不少见。
崔彦进见赵光义的脸色,正变得越来越阴沉,他又添油加醋说道:
“前几日末将与王将军,数次提议派兵寻找郡侯,却都被田重进、李汉琼等将所阻。”
听到这番禀报后,赵光义怒气难遏:
“真是岂有此理!”
从大局方面来说,田重进等人的提议不算错。
可赵光义在军事上,本就无多少大局观。
加上这件事攸关自身安危,不知不觉间,赵光义已对田重进等人心怀忌恨。
“吾若不离营,尚还不知那几人有狼子野心。”
在赵光义的话语中,好似他的离营不是为了逃命,而是在故意设局寻找“奸臣”(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