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熙传

王绪(1/2)

  192年。

  而张辽回军途中,却遇到了同样撤退的徐荣大军,这让他陷入了抉择。

  “张将军,徐荣大军马上就到,我们要劫击他们吗?”朱沐将军情问道张辽。

  一番天人交战后,张辽淡淡摇了摇头,“兵法云归师勿扼,我们暂避其锋芒,何况我军疲弊,不可再有事端。”

  就这样,张辽大军从北边一侧,徐荣大军从南边一侧,双方诡异又平静地,互不打扰地各自撤退了。

  而牛辅、李榷、郭汜他们,来到了南岸的孟津,此时河面上雾气弥漫。

  “卫将军,我军兵士来报,河面上发现大量敌军船只。”李榷幸幸禀告道。

  他也没想到,袁熙在这里,还安排了伏兵,李榷心中已如惊弓之鸟。

  “这可如何是好,走水路是行不通了,只得继续往西了。”牛辅轻叹一声,随即又倔强问道,“敌方水军大约多少?”

  “约莫八九千吧。”李榷也看不清多少。

  就在这时,无数的箭雨,从河面上伴着雾气,射向了牛辅大军这边。

  ~~~

  司马懿的疑兵之计,打破了牛辅走水路计划,这样一来河内安全了。

  如今,河内兵马不到五千,若牛辅顺手打了,王绪还真不一定守住。

  司马懿的攻心之计,让牛辅犹豫不决,在加上李榷这反骨仔,他们陆路行军,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王绪对于司马懿,心中高看了几分,他也暗中向袁熙,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尤其是司马懿的情报。

  。。。。。

  经过几番齐射后,让本来还想试探的牛辅,终于选择从陆路撤退了。

  半个时辰后,河面之上,王绪正立在船头,“仲达,你的计策奏效了。”

  “此乃将军明鉴之功。”司马懿淡淡一笑,“还有那牛辅,并无枭雄胆魄。”

  王绪也是轻叹一声,“确实如此,比起我们二公子,这牛辅确实差多了。”

  “我们?二公子?”司马懿眼神一凝。

  “我说的是袁二公子,袁家有这等年少英杰,将来天下霸业,当属袁公。”王绪赶紧打哈哈,自行圆场道。

  现在的王绪还不想,把他和袁熙的关系公布于众,这还属于隐秘战线。

  但机智的司马懿。已经触摸到了什么,这让他对袁熙更加好奇了。

  ~~~

  上次的河内之战,司马懿对袁熙,有了很强的兴趣,他嗅到了同类。

  直觉告诉司马懿,他和袁熙是一类人,而且他们很搭配,不过还不是时候,作为世家公子,需要待价而沽。

  何况,十二岁的司马懿,这个时候出山,也没人信他的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再狗几年好了。

  司马懿:袁熙,期待我们下次相遇。

  。。。。。

  192年,南阳宛城。

  刘和已经被袁术,扣押了一段时间,他从逃出长安的激动,又到现在内心的悲凉,简直如同过山车一样。

  “公子,何事相招?”田畴哈了口气,颤抖着进入了房间,外边真是太冷了。

  见到田畴到来后,刘和难得一笑,“先生来了,小子有事请教先生。”

  入座后,没等刘和说什么,田畴便已猜到了,“公子是否想出逃南阳。”

  刘和不禁讶然,“先生何以知晓?”

  “近几日,公子面带忧色,而今公**又至,是以我猜测公子想北上。”田畴淡淡分析着,仿佛一切成竹在胸。

  闻言,刘和轻叹一声,“哎,先生可有良策教我,离开这南阳是非之地。”

  田畴先是顿了顿,然后压低声音,“倒是有一策,不过还需公子配合。”

  “先生但说无妨,小子一定配合。”听到田畴有办法,刘和顿时喜出望外。

  “也无他尔,公子但需装病而已。”田畴淡淡一笑,又给了刘和一个暗示。

  ~~~

  刘和也是够背的,先是被董卓扣押,现在又被袁术扣押,就是为了胁迫,自己那幽州的老爹。

  不过,刘和想不到的是,他这次出逃以后,等待他的是新的牢笼。

  田畴的计划是,趁着许昌用兵,他们借机出逃,但没想到遇到了袁熙军,不幸再一次被扣押。

  刘和:他丫的,没完了是吧。

  。。。。。

  192年,长安,外城。

  这一年,老将军皇甫嵩,被董卓降职为了,长安西城门的,城门校尉。

  虽然是被一路到底,但也因此保住了性命,这还是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