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熙传

刘和(1/2)

  191年,南阳,宛城。

  “长史,扣下刘和为质,是否大题小做了。”袁术有些不解地问道杨弘。

  杨弘摇了摇头,“非也,刘和手中的天子诏书,便是主公最需要的东西。”

  “但也没必要如此吧?”袁术有些不忍。

  杨弘轻叹一声,他徐徐解释道,“主公以为,若刘和北上后,会经过哪里?”

  “河北?袁绍?”袁术立马想通了关键。

  “然也,纵使主公不留,那袁绍也会扣下刘和,再以其声望威势,奉天子诏以讨不臣,谁能与之相抗?”杨弘终于说到了核心问题,这是一个政治名分大义问题,可不是简单的人质问题。

  若袁绍有了这个东西,即便没有挟天子,他也有号令天下的政治资格。

  所以,袁术可以不用,但决不能让袁绍得到,他深深舒了口气,“还是先生想的周全,那就暂且扣下刘和吧。”

  “主公英明。”杨弘赶紧巩固成果。

  而因为袁术的破坏,直接让袁绍丧失了,再一次与董卓分庭抗礼的机会。

  其实,别说袁术不想袁绍得到,这份天子勤王诏书,其他的一些诸侯,估计也是这个想法,袁绍太强大了。

  他们也不想看到,袁绍成为第二个董卓,不然,他们就真的没活路了。

  ~~~

  别看袁术脑袋不好使,但对付袁绍的时候,这货智商就恢复正常了。

  在袁术的认知里,谁都可以赢,唯独袁绍不可以,自己输也得拉上袁绍,他们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了。

  虽然,公孙瓒军事上,或许占据些优势,但明眼人都知道,只要时间一长,最终胜利的人,那一定是袁绍。

  所以,其他诸侯们,也不希望袁绍获得,刘和手中的天子勤王诏书。

  。。。。。

  191年,而金庸城下袁熙这边。他带领着麾下将士,和徐荣交战在了一起,成功击溃了徐荣的侧翼。

  但徐荣也是宿将,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在他的临阵指挥下,他让麾下精兵上前,堵住了部分缺口。

  但许褚和赵云太猛,徐荣的将士有些吃不消,一时间陷入了焦灼状态。

  这时,许褚和赵云两人,在战场上会师了,他们都是浑身浴血。

  “子龙,还能战否?”许褚甩了甩胳膊。

  赵云淡淡一笑,“尚未尽全力也。”

  “哈哈哈!!!子龙豪气!!!”

  许褚勒紧战马,“子龙,再冲他一阵,为公子开路,汝不进,我斩汝。”

  闻言,赵云亦是大笑,“哈哈哈,云固所愿也,仲康若退,吾亦斩汝。”

  袁熙麾下两大猛将,再次携手冲向了,徐荣中军位置,所过之处,人马辟易,鲜血横飞,粘湿了战袍。

  而袁熙也带着中军,朝着徐荣中军杀了过去,“众将听令,随我杀!!!”

  哈!!!呼!!!威武!!!

  ~~~

  见袁熙带头冲阵,他麾下将士无不倍受鼓舞,纷纷操起兵器,拼杀上去。

  夫战者,勇气也,气盛则进,气弱则退,自然之理,兵法之要也。

  若仅数量对比,便断定输赢,曹操何以胜袁绍,刘备何以退曹操。

  狭路相逢勇者胜,血流凝肘而不退,是以取险而胜,自古历来如此。

  袁熙身先士卒,士卒勇气百倍,这便是示范效应,何况袁家公子。

  。。。。。

  191年,金庸城西一处山林。

  就在袁熙和徐荣交战之际,牛辅和李榷也通过了,先前朱沐埋伏之地。

  “少将军,现在是否攻击?”见牛辅大军刚过,朱沐的副将上前问道。

  朱沐压了压声音,有些惋惜说道,“还不行,我们要攻击的是,郭汜的后勤部队,而不是牛辅的中军。”

  对上牛辅的精锐铁骑,朱沐真地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他才放牛辅过去。

  就在朱沐商量之际,阵阵马蹄声响起,郭汜的后勤部队终于到了。

  见此,朱沐赶紧打了几个手势,他麾下的将士,也纷纷开始布置就位。

  “哼,牛辅也真是的,竟然给老子安排了,这么一个差事,这是看不起我吗?”郭汜骑在马上,愤怒不已。

  他的副将低着头,并不敢说些什么。

  郭汜越想越气,“还有李榷那家伙,凭什么他在中军,就我来押运粮草?”

  ~~~

  战争要的是结果,至于你用的什么手段,只要你赢了,那都无所谓。

  反之,战争前期,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