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十六章:沈清歌的橄榄枝与疑虑(1/3)
河堤的夜风格外凛冽,吹散了苏云澈身上沾染的黑市浊气,却吹不散骨髓深处那刺骨的寒意。怀中的黑色金属盒冰冷而沉重,像一块来自地狱的基石。那股恐怖扫描带来的灵魂颤栗感,如同跗骨之蛆,久久不散。他不敢在暴露的河堤多待一秒,立刻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幽灵般潜行,绕了无数个圈子,确认彻底摆脱了任何可能的追踪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了掩体实验室所在的远郊区域。
他没有直接进入掩体。凌霜那双锐利的眼睛是另一重考验。他需要时间整理状态,消化今晚的惊魂遭遇,更重要的是——处理这个烫手的“潘多拉魔盒”。
他在掩体附近一片废弃的采石场阴影里坐下,背靠着冰冷粗糙的岩石。拿出那个金属盒,在黯淡的星光下仔细端详。表面依旧布满划痕,毫无异状。但苏云澈知道,它内部沉睡(或者说被禁锢)着某种超乎想象的、带着敌意的存在。系统最后的警告“威胁等级:致命”如同烙印般刻在脑海。
“生物晶体…活性…远超当前文明水平…未知科技路径…”苏云澈咀嚼着系统的分析结果,眉头紧锁。这盒子是钥匙?是炸弹?还是……某个高等文明的探测器?黑市里那两个暴徒的贪婪目光和河堤上那恐怖的扫描,都证明了它的不祥。
他尝试用最原始的方法——物理敲击、强光照射、甚至用系统仅剩的微弱感知力(能量点耗尽,只能模糊感应)去探查,都石沉大海。盒子纹丝不动,冰冷死寂,仿佛河堤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只是幻觉。但苏云澈知道,那不是幻觉。他必须找到一个绝对安全、能隔绝一切探测的地方研究它。掩体不行,凌霜在。深蓝的共享实验室更不行,风险不可控。
就在他思绪纷乱、几乎要被这巨大的未知压力压垮时,那部用于联系沈清歌的备用加密通讯器(非黑市使用的那部)屏幕突然亮起,一个没有号码显示的通讯请求接入。
沈清歌。
苏云澈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接通了通讯。
“苏先生。”沈清歌清冷悦耳的声音传来,听不出情绪,但背景音极其安静,显然是在绝对私密的环境。“凌霜的初步接触报告,‘烛龙’已经收到。他们对你的‘实验性防御装置’以及其背后代表的材料突破方向,给予了‘高度战略关注’评级。”
她顿了顿,语气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这意味着,‘盘古’的常规调查指令会被暂时冻结。在‘烛龙’完成全面评估之前,你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窗口期’。这是深蓝渠道能为你争取到的最大缓冲。”
窗口期!苏云澈紧绷的神经稍稍一松。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尤其是他刚刚惹上更大的麻烦之后。国安的暂时退让,给了他喘息和应对那神秘金属盒的空间。
“多谢沈总。”苏云澈的声音带着真实的疲惫和一丝沙哑。
通讯那头沉默了几秒。沈清歌何等敏锐,立刻捕捉到了苏云澈声音里不同寻常的状态。那不仅仅是实验的疲惫,更像是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和深藏的惊悸?
“你的状态听起来很不好。”沈清歌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放慢了些许,带着探究,“实验室进展遇到瓶颈了?还是……凌霜那边有麻烦?”她排除了王浩,在她看来,王浩的威胁级别不足以让苏云澈出现这种状态。
苏云澈靠在冰冷的岩石上,闭了闭眼。沈清歌的关心(或许是出于对“资产”状态的评估)在这一刻,竟让他感到一丝微弱的暖意,尽管这暖意同样包裹在冰冷的利益计算之中。他不能透露黑市和金属盒的事,那太过惊世骇俗且无法解释。但沈清歌的渠道和资源,或许能帮他解决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这个金属盒寻找一个安全的“坟墓”。
“瓶颈是常态。”苏云澈避重就轻,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被压力打磨后的疲惫感,“压力也来自四面八方。凌特工很专业,我们相处……尚可。”他顿了顿,仿佛下了很大决心,语气变得低沉而凝重,“不过,沈总,我确实需要你帮忙。我需要一个地方。一个绝对安全、能隔绝所有已知探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磁、量子、生物信号),最好具备独立能源和物理隔离的……‘静默室’。不用于实验,只用于存放一件极其敏感、来源特殊、且我暂时无法完全理解的物品。它很重要,但也很……危险。”
“静默室?存放危险物品?”沈清歌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带着一丝惊疑和更深的探究。苏云澈的描述太模糊,却又太沉重。“‘烛龙’提供的安全屋也无法满足?”
“不够。”苏云澈斩钉截铁,“我需要的是超越当前已知最高防护等级的‘堡垒’。深蓝能做到吗?代价……我们可以谈。”他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求助者”的位置,展现脆弱的同时,也抛出了巨大的诱饵——一件连他都觉得危险且无法理解的物品,其价值本身就可能无法估量。
通讯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沈清歌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权衡。苏云澈的要求极其苛刻,甚至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