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十四章:黑市风波,被盯上的肥羊(1/3)
“烛龙”的微型通讯器在掌心散发着冰冷的金属质感。凌霜——那位代号“寒锋”的国安九局特工,在短暂昏迷后醒来,眼神锐利依旧,只是看向苏云澈时,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和一丝被强行“缴械”的憋屈。初步沟通在一种极其微妙和互不信任的氛围中进行。
凌霜确认了任务来源(“烛龙”对那份石墨烯测试报告和后续苏云澈通过沈清歌渠道主动提交的“实验性防御装置”简报产生了高度兴趣),也明确了她的任务是“接触、观察、初步评估风险”,而非逮捕或接管。苏云澈则半真半假地解释EMP是意外触发,并隐晦地展示了魔角石墨烯超导的部分非核心数据(电阻归零曲线),证明其价值远超“防御装置”本身。
双方达成脆弱的临时默契:凌霜不强行介入实验室核心,苏云澈在“烛龙”评估结束前,不进行**险技术扩散或交易。凌霜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暂时在掩体角落驻扎下来,自带补给,自带警戒设备(经过EMP冲击后重新校准的简易版),那双锐利的眼睛时刻观察着苏云澈的一举一动。
这种被“圈养”的感觉让苏云澈极度不适,更让他焦虑的是——能量点!【0点】!量子芯片的推演停滞不前,面对“烛龙”后续可能的深入评估,他需要更多底牌!而获取能量的唯一途径——传播火种——在凌霜的眼皮底下,几乎被完全锁死!开源?技术展示?想都别想!
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且,必须尽快!王浩的“雷霆”发布会就在眼前,那剽窃自他早期构想的超导电容,即将踩着星耀的废墟和天启的资本狂欢,登上神坛!他需要力量去撕碎这场骗局!
一个念头在苏云澈脑海中成型——**“暗网黑市”!**
不同于深巷那种鱼龙混杂的线下情报市场,真正的“暗网黑市”隐匿在层层加密的网络深处,是真正的法外之地,汇聚着全球最顶尖也最危险的科技掮客、情报贩子、黑客组织以及……寻求特殊解决方案的“客户”。那里流通着被大国封禁的技术蓝图、实验室意外流出的尖端样品、甚至是某些“非自然”的奇异物品。风险极高,但机遇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黑市交易高度匿名,信息传播方式隐秘而高效!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商品”进行交易,或者……捡到别人不识货的“漏”,不仅能快速获取资金(用于购买更稀缺的设备或材料),更有可能通过这种“地下传播”,间接为系统“充能”!
“凌特工,”苏云澈走到角落,对着闭目养神但感知全开的凌霜开口,语气平静,“我需要出去一趟,采购一些基础耗材。清单在这里。”他递过去一张纸,上面列着几种常见且无害的化学试剂和耗材。
凌霜睁开眼,目光如电,扫过清单,又审视着苏云澈的脸:“地点?时间?目的?”
“城南,旧化工品市场。两小时内返回。目的:实验需要。”苏云澈回答得滴水不漏。
凌霜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评估风险。最终,她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但眼神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别耍花样。
苏云澈心中暗松一口气。他需要的就是这短暂的外出时间窗!旧化工品市场只是个幌子,他真正的目标,是市场附近一个极其隐秘的、只有特定“引路人”才知道入口的线下黑市节点——“锈带码头”的地下交易区。
---
傍晚时分,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城市上空,空气闷热而潮湿。城南旧化工品市场充斥着刺鼻的酸味和有机溶剂气息,破败的仓库和锈迹斑斑的罐车随处可见。苏云澈穿着不起眼的灰色连帽衫,拎着一个空工具箱,如同一个普通的采购员,在市场里转了一圈,随意买了几样清单上的东西。
确认没有被跟踪(凌霜似乎并未亲自跟来,可能通过其他手段监控),他迅速拐进市场后巷一条污水横流的死胡同。尽头是一堵布满涂鸦的砖墙。苏云澈走到墙边一个不起眼的、锈蚀严重的消防栓旁,蹲下身,手指在消防栓底座几个特定的锈蚀凸起上,以一种奇特的节奏敲击了七下。
几秒钟后,旁边墙壁上一块看似严丝合缝的砖块无声地向内凹陷,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延伸的幽暗入口。一股更加浓烈的、混合着机油、铁锈、劣质烟草和一丝若有若无血腥味的浑浊气息扑面而来。
“锈带码头”。到了。
苏云澈压低帽檐,闪身而入。身后的砖块迅速复原。眼前是一条陡峭向下的金属楼梯,锈迹斑斑,踩上去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昏暗的红色应急灯是唯一的光源,在弥漫的灰尘和水汽中投下长长的、扭曲的阴影。
楼梯尽头,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由废弃防空洞改造的地下空间展现在眼前。这里的光线更加昏暗迷离,各色霓虹灯和全息投影广告在浑浊的空气中闪烁跳动,投射出“军用级义体改造”、“神经阻断剂特供”、“尖端实验室流出(保真)”、“信息擦除(物理/电子)”等令人心悸的标语。空气中充斥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