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系统还被绿

第一卷:第十一章:能量点的妙用与困境(2/3)

>  国安九局!盘古!

  苏云澈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一股寒气瞬间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国安!这个代表国家最高安全力量的机构,竟然盯上了他?因为那份石墨烯测试报告?

  是沈清歌?不,深蓝的警报信息明确显示了是深蓝防火墙拦截了对方,沈清歌没必要多此一举。而且深蓝的合作态度是开放的。那么……是测试数据太惊世骇俗,触动了国家敏感的科技神经?还是……王浩?他有能力惊动国安?

  无数念头在脑海中翻腾,每一种可能都带着巨大的危险!被国安盯上,这和他之前面对的王浩骚扰、沈清歌审视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这意味着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暴露在国家机器的视野之下!星火科技的秘密,系统的存在……任何一个暴露,后果都不堪设想!

  冷汗瞬间浸透了苏云澈的后背。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立刻启动实验室所有电子设备的物理隔离(拔掉网线),仅保留最低限度的本地计算功能。然后,他迅速检查了发送给叶知秋的所有数据和文档,确认都经过最高级别的加密和匿名处理,且核心制备工艺细节从未在任何电子文档中完整出现过。

  “目前暴露的,只有那份测试报告显示的最终材料性能参数……以及,我匿名使用了深蓝的瑞士节点。”苏云澈快速分析着,“性能参数虽然惊人,但不足以推导出核心工艺。深蓝的匿名机制应该还能提供一定保护……但国安的介入,意味着风险指数级上升!他们拥有远超商业机构的力量和权限!”

  他立刻通过加密通道给叶知秋发了一条高度简略的预警信息:“国安关注,谨慎处理所有材料,通讯升级至‘玄武’协议。”叶知秋的背景和手段,或许能提供一些缓冲。

  接着,他联系了沈清歌的专属加密线路。通讯接通,沈清歌清冷的声音传来,听不出波澜:“苏先生?深蓝的警报你应该收到了。”

  “收到了。沈总,我需要知道更多。”苏云澈的声音保持着镇定,但语速略快,“国安为什么会盯上那次测试?深蓝的匿名机制是否可靠?”

  “匿名机制在常规商业层面可靠。”沈清歌的回答带着一种冰冷的自信,“但‘盘古’……他们拥有一些非常规手段。原因不明,但你的那份测试数据,其‘完美’程度超出了当前国际公开文献记载的极限,触发了某些预设的敏感阈值。深蓝的‘女娲’防火墙暂时挡住了,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她顿了顿,语气多了一丝凝重:“苏云澈,你点燃的星火,亮度可能超出了某些人的预期。光靠深蓝的‘围墙’和匿名的‘斗篷’,在真正的风暴面前,可能不够。你需要更强大的……‘盾牌’。”

  沈清歌的话如同重锤敲在苏云澈心上。深蓝的资源也无法完全屏蔽国安的关注!他需要更强大的保护力量!

  “盾牌?”苏云澈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

  “一个建议。”沈清歌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罕见的慎重,“与其被动等待盘古找上门,不如……主动寻求‘合作’。”

  “合作?和国安?”苏云澈心头一震。

  “不是直接合作。”沈清歌快速解释,“深蓝的某些‘特殊’项目,与九局下属的‘烛龙’(尖端技术评估与保障部门)有间接联系渠道。我可以尝试通过这个渠道,将你……或者说‘星火科技’的部分非核心成果(比如那份测试报告代表的技术潜力),以匿名但可信的方式,递交给‘烛龙’进行评估。如果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获得‘烛龙’的‘关注’和一定程度的‘资源倾斜’,那么‘盘古’的某些调查可能会被更高层级的指令限制或引导。这相当于获得了一层官方的、无形的‘护身符’。”

  沈清歌的策略极其大胆且冒险!主动将部分技术暴露给国家力量,换取庇护!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如果成功,获得的保护将是深蓝无法提供的!

  “风险呢?”苏云澈沉声问。

  “风险在于,你无法控制评估的结果和后续发展。”沈清歌直言不讳,“‘烛龙’如果认为你的技术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可能会要求更深层次的介入甚至……接管。你需要把握好暴露的‘度’,只展示价值,不暴露核心。并且,你需要证明,由你独立发展这项技术,对国家更有利。”

  苏云澈陷入了沉默。沈清歌的建议,是一条布满荆棘却可能通往安全区的捷径。国安的压力如同悬顶之剑,他必须做出抉择:是继续在黑暗中独自挣扎,冒着随时可能被国家机器碾碎的风险?还是主动踏入一个更庞大、更复杂的棋局,利用国家力量作为暂时的“盾牌”,换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只有设备低沉的嗡鸣。苏云澈的目光扫过工作台上的石墨烯样品,扫过系统界面残缺的量子蓝图,扫过那个EMP装置的残骸……最终,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沈总,”苏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