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十章:量子之路,残缺的拼图(2/3)
苏云澈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在空旷的掩体实验室里踱步。设备的嗡鸣声此刻显得格外刺耳。他尝试着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系统提供的部分蓝图,在草稿纸上推演那些缺失的环节。但量子计算涉及量子力学最艰深的理论(量子纠缠、叠加态、退相干)、超导物理、复杂的微波工程和极低温控制……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壁垒都高耸入云!没有系统指引,仅凭他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这残缺的蓝图,想要自行补全,无异于痴人说梦!
“难道要被困死在这里?”一股不甘的火焰在胸腔中燃烧。石墨烯的成功给了他巨大的信心,但量子芯片的困境又将他拉回现实。没有量子芯片这个真正的“大杀器”,仅靠石墨烯,或许能让他成为一方富豪,但距离“重塑规则”、“定义生态”的宏伟目标,还差得太远!更无法应对未来可能来自王浩“雷霆”项目的挑战,以及沈清歌背后更深层次的期待(或者说审视)。
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小片封装好的石墨烯样品。薄薄的材料在灯光下折射着微弱的虹彩。这是起点,是基石,但还不够!他需要那把打开更高维度大门的钥匙!
“能量点……到底怎么才能快速获得?”苏云澈盯着系统界面中那个刺眼的【96】,眉头紧锁。系统之前的提示很模糊:【物质/能量合成(基础);信息扫描与分析(初级);低概率事件干预(微弱);系统功能解锁与升级;图纸推演与补全】。
合成物质?扫描信息?干预概率?这些都消耗能量点,而不是获取!系统功能解锁?难道需要触发什么隐藏条件?
他尝试着在意识中反复询问系统获取能量点的途径,得到的只有冰冷的重复提示,没有新信息。
“看来,需要自己摸索了……”苏云澈眼神一凝。系统并非保姆,它提供火种和蓝图,但点燃和建造的过程,需要他自己去探索和征服!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梳理思路。能量点是驱动系统的核心能源。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或事件,可能为系统“充能”?
重大科技突破?他成功制备石墨烯时,系统并没有奖励能量点,只是标记了方法已验证。
解决技术难题?目前没有。
获取稀有资源?暂时没发现关联。
影响力或认知改变?星耀崩塌他赚了大钱,但系统毫无反应。叶知秋加盟,专利布局展开,系统依旧沉寂。
……或者,是‘传播火种’本身?系统的名字是【文明火种】,目标也是“点燃并播撒科技文明之火种”。那么,让更多人知晓、理解、甚至运用他带来的科技,是否就是获取能量的关键?
一个想法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苏云澈的脑海!传播!知识或技术的传播!
他立刻走到电脑前,打开一个高度匿名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开源代码平台。他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无法追踪的账户。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从那份【高纯度石墨烯简易制备法(实验室级)】中,剥离出最基础、最不涉及核心、但又能体现一定创新思路的“简化版”制备流程(例如,使用更常见的氧化剂替代系统指定的特殊品,省略了部分精确控温步骤,产出的石墨烯质量会下降,但方法本身仍有价值),编写成一份清晰的技术文档。
文档中,他隐去了所有可能指向核心工艺的细节,只保留了思路框架和基础参数。然后,他将这份文档,以开源协议(一种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但要求署名和同样开源的协议)的形式,上传到了平台!
文档标题朴实无华:【一种改进型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探索性方案】。
上传成功!
苏云澈屏住呼吸,死死盯着系统界面。
一秒…两秒…三秒……
就在他以为猜想错误,准备关闭页面时——
【检测到有效‘知识火种’传播!】
【传播范围:潜在全球开发者/研究者。】
【传播深度:初级(开源技术文档)。】
【影响力初步评估:微弱。】
【能量点获取:+10点。】
【当前能量点:106点。】
幽蓝的系统界面轻微闪烁了一下,能量点的数字从96跳到了106!
虽然只有10点,微不足道!但这一瞬间,苏云澈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随即是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席卷全身!
猜对了!传播知识!传播技术!让“火种”被更多人知晓和运用,就是获取系统能量的关键途径!
他成功了!找到了点燃火种之后,为它“添柴”的方法!
尽管这次获取的能量很少,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也极其微弱(一个匿名上传的开源文档,在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