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烽火1937

第3章 豆腐渣工程(1/2)

  “长官您看看,从公家下命令以来,各乡各保就没停下过。”

  谢元化一扫之前脸上的阴霾,扔下搀扶凑到竹石清边上来,几近是声泪俱下,

  “别人我不清楚,但我跟您说,我谢元化,心里装着国家呢,今番有幸能为国家做出点贡献,即便是肝脑涂地,那谢某二话没有,举全家老小就敢为国家捐躯啊!”

  谢彪也不端着了,流子气上身,话里夹枪带棒:“长官,你若是不相信,我带你下去逛上一圈,您抬抬脚,亲自感受感受。”

  说罢,嘴角还带着邪魅一笑。

  “走,看看。”

  竹石清淡淡回了一句,并不用正眼瞧他。

  脸上绷着淡定,竹石清内心却实实在在打起鼓来,这特么,难不成查到廉政劳模家了?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侯亮平和赵德汉的故事屡见不鲜。

  几人散开队形在壕坑里就是一顿转悠,竹石清年轻,步子很快,领先身后几个身位。

  之前有听老叔孙北风提起过,南京一线的防御工事的设计标准都是德国佬制定的,包括壕坑的深度、立壕与蹲壕的配置比例、碉堡的布置角度等...

  孙北风对此颇为了解,倒是此时的竹石清还是个门外汉。

  看了一圈,表面上的确是没啥问题,拍拍壕坑上堆着的沙袋,踹踹挖好的散兵坑,还挺结实。

  后面谢彪也是磨没了性子,拉着谢元化就往后退了几步,疑虑道:

  “大伯,这刁县长与您关系甚好,又有生意上的往来,无缘无故派人来查什么工事,您不觉得这其中有问题?”

  不怂恿还好,这一提还真给谢元化说动了。

  县长明明和自己穿一条裤子,过去来了几波人,无非也就是打发一顿酒席,备上几份薄礼,再不行就是送上几个姑娘,大家对付对付就过去了,这竹石清虽说也算是政府的人,但再怎么样,能大的过县长?

  即便是我真的办事不力,偷工减料,祸国殃民,那也得专业的人制裁我。

  搞不好是想来我这敲笔大的,这要是县长来了,给多少倒是认了,你算老几呢?

  正要发难。

  远处的碉堡被竹石清扣出一块碎石。

  不能说是碎石,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沙土,一团沙土。

  竹石清也蒙,脸上直接拧出了一个“川”字,旁边的方赵二人也很快看出了端倪,方文坚目光迥然,一把拉开竹石清拨弄的手,喊了一句:

  “让我来!”

  “长官留手,长官留手!”谢彪下意识的就一个箭步就往这冲。

  还不等谢彪上前,碉堡已经被方文坚踢瘸了一角,一时间尘土飞扬。

  不是钢筋混泥土,完全是靠着木板作支撑作用的简易工事,外表附上一些洋灰,活水之后成了型。

  这玩意,别说扛住多少磅的炸药和炮弹了,连续下一个月的雨这玩意还能在吗?

  王八蛋,糊弄我!

  竹石清肩头一紧,一腔怒火直冲脑门,浑身温度直线飙升,又逮到正好上前准备挡拆的谢彪。

  “谢彪,怎么回事!?”

  谢彪愣在原地,痞痞地竖着,起先也不作声,眼神对着一旁的赵、方二人,好一会才直面竹石清,挤了个笑脸:

  “长官,这事并不是咱谢家的责任,不止咱们这,这周围几个县都这样,县长大人也默允了,您看你为此事大动肝火,实在不值当。”

  “胡说八道,县长是怎个默许了,我们几个今儿便是奉了县长的令来的,岂容你在此胡诌?”方文坚确是带着几分嫉恶如仇,见此国之工程被这帮人如此祸害,那也是心中带着火哩。

  不等谢彪再开口,掉队的谢元化也赶上来了,这被抓现行的场面着实尴尬,但对于见过世面的乡绅而言,他总有办法摆平。

  “长官,您且消消火,今儿您来得及,在下也没有机会了解情况,只知是你三位奉了县太爷的令,来我这视察,可视察归视察,县政府一年视察不少于三回,次次都核实无误,在下也是好酒好菜、好声好气地伺候着,三年来大家精诚合作,也不见得罪谁。”

  谢元化的苦情戏再度上演,自知理亏的他又补充道,

  “更何况,您也瞧见了,要论出力,乡里义不容辞,这大坑小坑,哪个不是比划着一锹一锄凿出来的,上面给的压力大,工程量也大,我们乡是小村子,民团也不过百人而已,能做到如此这般,已经是不容易了。”

  旁边两个小年轻几乎都要被说动了,恨不得立马就要开始体恤乡绅的不易了。

  竹石清哪里那么好糊弄,我天天装傻也不代表我真傻啊。

  话里话外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