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我中举了!

第13章 拜师成功

  “善!”

  周秀才喝了一口茶水,压制住激动的心情。

  他完全刷新了以往对陈及冠的印象。

  几年前他去过小池村几次,对这个幼童的印象就是长得可爱乖巧,有点儿小聪慧,但同时也调皮任性得紧,一点儿小事都能记很久。

  其余的,他便没什么印象,毕竟总共没见过几次。

  但是现在,他却觉得这孩子是个上好的读书苗子。

  说话谈吐完全不像是一个八岁小儿,所思所想有很大成长,年纪轻轻便有自己的思想。

  这很难得。

  加上故人之子这个滤镜,很难让他不升起好感。

  他赞赏看着陈及冠,话若春风拂面,“冠哥儿,不知启蒙书物读到哪一本了。”

  这算是认可了陈及冠,已然有了将他收为学子的打算,开始探究他的学问基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均已熟记。”

  秀才爹对他的学问方面抓得很紧,自从两岁会说话以后,便开始对他启蒙,这些书籍全都学过。

  加上这段时间的温习,以及前世知识的融合,区区启蒙书物的确不在话下。

  周秀才认可点头,“《三字经》背诵于我耳。”

  陈及冠挺直腰背,字正腔圆的官话脱口而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等背了差不多一半以后,周秀才这才伸手打住,问道:“昔孟母,择邻处,何解?”

  光会背诵是没用的,要深入理解每一处意思才行。

  “意思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环境,搬了三次家,这句话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需要选择良师益友,不可滥交狐朋狗友。”

  周秀才眼睛一亮,哪怕是他学堂里的学子,能够说出前半句话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冠哥儿居然能够举一反三,延伸出自己的理解,说出启示意义。

  他抚摸了一下自己的美髯,继续问道:“《千字文》中,金生丽水,玉出昆仑,何解?”

  陈及冠略微思索,答道:“黄金是在丽水这个地方产出的,玉石是在昆仑这个地方产出的。”

  “这句话的应当是想告诉我们,各个地方的风俗人情不同,各有各的特性。”

  周秀才点头,“不错,最后一个问题,读完《弟子规》,你有何感悟。”

  这不是对单独一句话进行理解,而是扩大到整本书。

  陈及冠沉吟两三息,声音不快不慢,“回先生,《弟子规》在教导小子,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

  “在外要谦虚内敛,善待他人,谨记君子慎独。”

  “在此的基础上,还要日夜学习,感怀师恩,不得松懈。”

  周秀才抚掌,感叹道:“青云兄当真是生养了个好儿子。”

  陈及冠低头,“先生过奖。”

  周秀才见(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