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下令,除了在长江北岸南线的第2集团军、第7集团军,剩下的13个集团军开始机械化升级:
各军原本的三个摩步师,改成两个机步师和一个摩步师,军属坦克团或装甲旅取消,坦克直接配到师,全面提高常规部队的装甲力量。
也就是说,陆军除了有名的装甲师,还会出现一种新编制——机械化步兵师。
每个机械化步兵师,装备超过170辆T34坦克、30辆T54坦克、超过250辆步兵战车、
超过90门122mm榴弹炮甚至152mm榴弹炮、30辆122mm火箭炮,还有防空单位、防化单位,能自己完成战役级任务。
每个机步师的坦克数量,差不多是装甲师的三分之二,因为步兵战车多,在野战环境下,能让敌军陷入绝境。
装甲师负责突破战线,机步师负责扩大战果,摩步师负责围攻歼灭。
这么一改,陆军会一下子多出26个机械化步兵师。
这26个机步师,装备超过5200辆坦克、6500辆步兵战车,各种口径的火炮多得数不清。
再加上四大王牌装甲师,又得增加大约1200-1400辆坦克。
综合算上摩步师的师属坦克营,还有部分独立坦克作战部队,全军坦克总数大概会超过8000辆。
这么一来,华军陆军就能建成一支世界排名第四的装甲部队。
别看8000辆坦克听着多,在二战这种大规模战争里,8000辆坦克还真不是决定性力量。
要知道,1942年,苏军就造了超过2.4万辆各型坦克和自行火炮,美军更厉害,造了超过3万辆坦克和4.7万架飞机,每天能武装3个飞行大队和1个装甲团。
8000辆坦克,只是钢铁洪流的起点。
除此之外,卫宁还下令,把第1集团军到第15集团军缴获日军的中型军用卡车都淘汰,完成装备的标准制式化。
缴获的日军卡车虽然能用,但性能也就那样,不如淘汰,给民间搞运输用,省得以后打仗拖后腿。
正规军,则全部统一换斯图贝克6x6十轮军用卡车。
这卡车动力足、结实耐用,制造技术不难,是二战经典同盟国卡车,名声和吉普车、运输机差不多。
现在,青岛第一汽车厂能造这种卡车了,初期产能每年1000辆,新扩建的六个厂房,一年内能把产量扩大七倍,够各个集团军用了。
同时,卫宁要求军备部门,让各制造厂开始设计和制造步兵战车,满足机械化步兵师的载具需求。
按照卫宁的要求,新式步兵战车,得有防御12.7mm重机枪的基本装甲,能跟着坦克群一起作战,主武器得有25mm机关炮以上,能运载8个人组成的步兵班。
为了快点造出来,卫宁特意拿出六辆BMP1步兵战(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