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啥事都有代价。
摩托化乃至机械化的代价之一,就是对燃油的消耗。
没了燃油,这强大的重型陆军就动不了了。
基辛格说过:“掌控了石油,就掌控了各国;掌控了粮食,就掌控了众人;掌控了货币,就掌控了全球。”
石油,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宝贝。
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现代社会都离不开它,纺织、制药、食品加工,都和石油提炼工业紧密相连。
战争里,石油的价值更是成百上千倍地放大。
不说那些石油衍生品,就说石油最基本的功能——当燃料,就足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要是没燃料,天上的飞机、海里的军舰、地上的坦克,都得趴窝。
从希腊火的传说,到石油经济,石油作为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世界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极为重要。
要是说钢铁是工业化的骨架,那石油就是工业化的血液。
缺了任何一样,国家的命门就被别人捏住了。
就说日本,这资源匮乏的岛国,严重缺石油,被美国人卡得死死的。
罗斯福禁止石油出口后,日本人急眼了,只能去咬珍珠港,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抢东南亚的石油资源。
可以说,日本人为了石油和钢铁,赌上了百年国运。
再说德国。
德军为了高加索油田,绞尽脑汁和苏军干仗。就算是次要战场的北非,
被英法联军称作“沙漠之狐”的隆美尔,也多次因为缺燃油头疼不已。
要不是地盾公司支援,隆美尔那引以为傲的高机动性作战,恐怕会因为缺燃油,从沙漠之狐变成沙漠乌龟。
实际上,二战后期,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就多次陷入这种窘境,
明明打赢了不少仗,明明缴获了不少英军坦克,可手里就是没有能开动它们的燃油。
结果,明明打赢了的德军,越打越弱,放弃的坦克越来越多,最后疲态尽显,没了胜利的可能。
石油,对军事的影响,太重要了。
近代华夏,一直被认为是个贫油国。
没石油,自然发展不了工业,能源上也做不到自给自足。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偌大一个华夏,在石油方面,就跟区区一个岛国日本差不多。
当然,后来大庆油田横空出世,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不过,从历史角度看,这倒是有好有坏。
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实际上,这片宝贵的油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被日军侵占统治了。
但因为“贫油国”这顶帽子,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期间,尽管多次尝试努力,却一直没找到大庆油田的踪迹。
日本技术人员甚至钻到了地下1000米,离大庆油田就差300米,可就是没力气再钻了,
最后不得不接受华夏是贫油国的事实,放弃了找石油的努力。
1959年大庆油田展现在世人面(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