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第87章 黑天鹅与黑牡丹,皮 骨 魂

  宿舍的灯光幽幽亮着,电脑屏幕的微光映在吴宸的脸上,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

  论坛上的讨论铺天盖地,有人遗憾,有人愤怒,也有人冷嘲热讽,说张艺某的电影已经江郎才尽。

  而宿舍里,朴松日几人还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张艺谋冲奥失败的原因,话题围绕中美文化差异、电影工业发展水平、好莱坞对武侠片的态度来回打转。

  吴宸静静地听着,目光却落在桌上的《黑天鹅》剧本,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封面,眉头微蹙,沉思良久。

  “真的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吗?亦或是文化壁垒?”他喃喃自语。

  回忆起这几年华语电影在奥斯卡的征途——

  《卧虎藏龙》的成功,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后续的《英雄》《十面埋伏》,无论制作多么精良,都没能再现当年的辉煌。

  张艺谋的电影,在国内固然风光无限,可是在西方,它依然只是“异域的风景”,供人欣赏,却难以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在情感。

  而李安的成功,远不止于武侠,而在于他懂得如何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起桥梁,让一个异域故事变得熟悉、可感。

  那么,问题来了。

  华语电影的出路在哪?

  吴宸垂下眼睑,手指摩挲着剧本封皮,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换个思路呢?

  如果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异域风情”,不是单纯地呈现东方元素,而是能够真正让西方观众感同身受呢?

  《黑天鹅》的剧本他已经写了七成,这是一个关于舞蹈、疯狂、人格分裂的故事,原剧本里以西方芭蕾为背景,展现了一名舞者如何在极端压力下走向癫狂。

  如果,这个故事的背景不是芭蕾,而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呢?

  京剧?太刚烈了。

  豫剧?粤剧?太地方化了。

  那么昆曲呢?

  昆曲,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雅、最具诗意的艺术形式。

  吴宸的思绪被点燃。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副导演时,偶然听过的昆曲《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那悠扬婉转的唱腔,如泣如诉,那柔美而哀婉的身姿,仿佛将人拖入一场旷世幽梦。

  杜丽娘的爱与梦魇,似真似幻,似梦似醒——

  而这,和《黑天鹅》的故事核心,何其相似!

  吴宸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黑天鹅》的故事可以按原来的方式拍摄,但如果改编成中国风的版本,结合昆曲的审美,或许能诞生出一部真正具有东方韵味的电影。

  昆曲讲求身段、眼神、手势,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情绪,它的舞台感和象征性远胜芭蕾,而昆曲本身的悲剧气质,也与《黑天鹅》的主题完美契合。

  如果他把《黑天鹅》的心理惊悚、梦幻现实交错,与昆曲的意境美学融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