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剧情没开始,我已名满天下

第二十一章 书生意气,指点江山

  王冈摇头道:“王相公虽有经邦治世之才,可若无官家简拔,也只能郁郁不得志!”

  “哦!那这第二人是谁?”见王安石都不是他所敬佩之人,众人越发好奇。

  王冈也不卖关子,说道:“这第二人便是如今的杭州知州苏颂苏子容!”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朝中衮衮诸公皆不在其列,苏颂又何德何能?

  “玉昆莫非因其在李定案中,三次拒拟诏书,赞其气节?”有知道苏颂事迹的人,出口发问。

  “非也!李定提拔不合情理,虽令不从,此乃臣子本分。”王冈摇头道:“我所敬佩的是他在试馆阁校勘时,整理古籍,不仅为往圣继绝学,更能推陈出新!”

  王冈神色认真,他是真心敬佩这位北宋的全才科学家!

  苏颂勤政爱民,后来更是高居宰执之位,可这些跟他在科技上的成就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他整理医药古籍时,绘制了《本草图经》,后世李时珍便是以此为蓝本,做出《本草纲目》。

  他更是精通天文,机械,在几年后造出了水运仪象台,其原理与后世观星台原理一般无二!不仅能观测天文,演示星象,还有计时报时的功能!

  早西方六百多年前,就发明了钟表擒纵器。

  可以说他就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苏子容为政各地,口碑甚好,倒也算的上!”士子不知他的成就,勉强认同。

  “那另半个?”

  “如今的三司使沈括沈存中!”

  “为何只是半个?”众士子点头。

  三司使又称计相,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宋朝以此取代了户部的职责,并分割宰相的财权,可谓位高权重。

  王冈笑而不语,他总不能说沈括人品不行吧,思索一下道:“他若不为官,将才华放在学问上,必定会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玉昆这番点评的依据是什么?”

  “此乃心证,何须依据!”

  “是极,如此我也要臧否几人!”

  ……

  众人见王冈说完,有赞同的,亦有不认同的,发表起自己的看法,一时议论纷纷,竟一扫之前低迷氛围。

  于是,又推杯换盏,高谈阔论起来。

  皇宫,御书房。

  赵顼揉了揉眉心,对交趾作战之事,又出了乱子,赵卨和李宪这个关头竟然闹出矛盾,他也只好将李宪撤回来,换郭逵为招讨使,领军出发。

  这边事刚解决,那边的御史又蹦了出来,弹劾刘璋,言辞愤慨,欲诛之而后快!那话说的仿佛刘璋就是千古第一大奸臣!

  以“莫须有”之名陷害士子,逼的人家都说出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刘璋的名声臭了,臭的朝堂之上竟没有一人为他说话,御史们更是乘胜追击,逼的刘璋直接叩首请辞!

  赵顼又哪能如他的愿,你名声臭了,与我无关,但你辞职了,我用谁(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