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娘:从被撞飞十米开始

第636章 重点在于“不同的赛场”

  爱丽速子立刻接话,语速快了几分:

  “没错,环境微气候对肌肉散热效率、核心体温调节和赛后恢复速率的影响常被低估,而这直接关系到能否稳定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

  “您提到的电解质平衡方案,是针对个体差异建立的动态模型,还是基于群体表现总结出的通用性预警指标?

  “哦,之前还没有提到,其实这些问题……”

  她略一驻足,看向还在客厅的安井真等人:

  “主要牵扯到了海外远征。

  “这是我们团队接下来一年的主要路线之一,类似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是首要挑战。

  “比如应对不同时差、气温、湿度以及赛道硬度,尤其是欧洲常见的更软的赛道的综合策略,地方赛事积累的‘环境差异应对思路’非常有借鉴意义。”

  很是配合的,大和赤骥也追问起了细节:

  “不同土质下的蹄铁和跑鞋适配数据,您当时有做系统对比记录吗?”

  安井弘一虽然表情依旧严肃,但眼神中已透出专业的神采,话也多了起来:

  “有一些对比记录,主要是结合赛后蹄铁磨损的形态、深度,再对照马娘反馈的着力感和疲劳点来调整。

  “至于电解质和营养方案,更偏向于长期观察总结出的预警征兆,比如食欲持续不振时如何微调饮食方案,精神状态下滑时优先补充什么。

  “毕竟地方赛事条件有限,更强调实用和即时见效。

  “至于海外远征……”

  他摇摇头,微微叹息:

  “这方面我恐怕帮不了什么了,我的经验仅限于带队去不同县市比赛,大概就是提前派助手去测量当地水质、采集常用饮食方案进行分析对比……”

  “没关系的!”

  谈到专业,爱丽速子有些激动,忍不住打断道:

  “重点不在于日本和海外,而在于‘不同赛场’!”

  她加重了语气:

  “因为这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科技水平,而现有科技大多都有着标准化流程和操作。

  “比如凡尔赛赛场那样设置专门的降温站,再比如用WBGT指数全面评估热应激风险,这些都是可以学习掌握的。

  “但精准预判环境差异、然后进行个性化调整,这里边的经验,很多都是现有科技没办法弥补的。”

  她越说越激动:

  “比如结合您提供的数据,或许我们能从新的角度建立跑道硬度、温湿度、海拔等环境参数,还有心率变异、肌肉酸痛指数、恢复速度等生理响应参数,再到装备与营养干预的一整套‘映射逻辑’。

  “对于海外赛事,如果能提前获取目标赛场的详细环境数据和历史比赛记录,再结合我们现有的生物特征数据,就能更精准地模拟训练条件,减少我们临场的不可控因素。”

  大和赤骥表示赞同,并补充了执行层面的想法:

  “是的。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海外赛场(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