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

第173章 172生辰八字

  第173章172.生辰八字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示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秦时合上手中竹简。

  这册自周代传世以来,便被贵族们奉为圭臬的《礼记·昏礼》篇,详细描述了如今秦国的婚嫁状态。

  她虽自诩对此国了解甚深,但在这等细节方面仍然有些欠缺。毕竟这个王朝实在太短暂,一切重大事项都还未来得及开始,便已经被汉取代。

  而今才刚晨起,她仍旧维持着每日看书的习惯,只不过将所看之书换为今日需抱佛脚的这一册罢了。

  服彩正带着侍女认真为她梳妆,秦时久坐无奈,便只好再多读读,再多习惯这些篆字。

  她已于昨夜回到兰池。

  只因大王觉得南宫太小,匹配不上他的册封。

  虽只是一道诏书颁下,却仍旧需宏大场所,方能体现他的尊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支持。

  秦时自然配合。

  如今将快要八月中,满池荷花已经不见昔日繁盛之景。但荷叶碧绿,仍有粉白蓓蕾藏于其中。

  赤女命人采上大小花束装点在宫中各处,其余陈设摆件则与她走之前并无不同。

  一切都仍是惯常的模样,仿佛在南宫这几日都只是一场梦幻。

  但比梦幻更梦幻的是,今日即将行封后礼。

  赤女在旁整理着衣服,此刻惋惜道:

  “秦君若不如此仓促行事,如今纳采问名等六礼,大王说不得也愿意走齐的。”

  秦时微笑道:“莫非以前秦国王后册封,历代秦王都行六礼吗?”

  那倒没有。

  所谓六礼,不过是贵族们之间行婚礼的仪式感罢了。

  似大王这等身份,诏书一下便成。

  只是她总觉得大王对待秦君似有不同,要更礼遇,又更包容,说不得也愿意与此尊重?

  秦时却并不看重此事。

  准确来说,她并非不看重此事。而是知道倘若自己无甚差错,来年封禅大典,必有自己一席之地。

  对比秦王宫中的小小册封,自然是泰山之巅要更让人憧憬又沉迷。

  在此之前,这丰收果实的品鉴滋味,便可静悄悄按捺下。

  更何况,倘若真的走六礼那一套,要到【问名】这一步,大王才能得知她的姓名,否则不尊不重,于礼不合,又何苦来哉?

  只是这生辰八字的提供,格外艰难。

  她又回想起前日太史令仪律前来请见,然后在章台宫细细问及她的生辰八字,以做吉凶占卜。

  秦时有些诧异:

  “此前在章台宫,太史令曾教我蓍草卜筮。那次不是已经占卜过了吗?”

  太史令袁忻摇了摇头:

  “那次确实占卜过了,但此时老夫又已沐浴更衣,静心焚香。如今再问及秦君详细生辰,则是与我王、与我秦国国运再次相合。”

  他说到此处,似有所觉,而后又转头看向姬衡。

  ——一个生辰八字而已,怎向来(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