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240章 肚子饿

  巨野泽东岸的一处野渡,数不清的小舟就像是蚂蚁一样将河上大船上的物资往岸上送。

  河岸上,无数木箱草垛都堆积在一起,来自西川、光州、寿州、还有各色叫不出的地方的口音充斥其中。

  他们从小舟上不断驮运着物资下来,然后在一片稍微平坦的河滩地上堆放物资,然后边上还有度支的书手正在看着箱子上的封条,开始记录。

  在堆场的外围,刘信脱下头盔,向不远处的使君行了礼,然后就带着二百多的突骑奔了出去。

  他们将负责探查周边十里内的草军情况,以及拉出一条警戒线,用来为这处临时营地争取反应时间。

  赵怀安看到了,点了点头,目送刘信他们远去后,这才将目光重新放在了这里。

  这一次保义军从郓城出发横渡到这处野渡,一共汇集了六个半马步都,其中重步一千八,突骑八百,帐下甲骑四十,此外还有随军的附兵两千,随夫三千。

  至于其他人中,刘知俊带着一半的飞虎骑不晓得奔到了哪里,而金刀和无当二都则与宣武军一道去了任城那边。

  对此宣武军是一万个支持,这种只要远远看着,不用拼命的活,是最适合他们的。

  此时,保义军的六个半都就这样在水上来回忙碌着,无论是吏士、附军还是随夫,全部卷起袖子在那边扛大包。

  在各自小队将的组织下,驮运工作虽然还是乱,但却没有停歇卡住的地方,一直在往下推进。

  可如此多的物资,即便全军一起上,还是从中午干到了下午。

  直到三个时辰多以后,船上的人员和物资才运送的差不多,而这会太阳都开始偏西了。

  这个时候,营地的伙夫们也开始准备着今晚的伙食,

  因为今日是重体力劳动,后勤司专门准备今夜加腊肉,再弄点湖里的水产,稍弄一下就是一顿好饭。

  而那边,在将物资和人员运输完,那些随夫们依旧没有停歇,而是继续用大船上带来的木排开始在野渡外扎营。

  这一次扎营的目的就不再是作为临时的了,而是作为一个坚砦去建设。

  这也是赵怀安从高骈身上学习到的,那就是不管仗打得多顺风,一定要给自己留个后路。

  当年还是在西川的时候,高骈在收复雅州后,直接在雅州的大江上建设浮桥,当时还是他赵怀安督工的呢?

  那时候高骈就是做了这样的打算,将未虑胜先虑败这个军事经验用如此形象的方式展现在他的面前。

  此后,赵怀安就一直没有忘记过。

  而现在,赵怀安就是效仿高骈的故智。

  经过几个月和草军的战事,赵怀安也开始读懂了草军这个对手,在发现对手的诸多优点后,也很自然地看出了他们的不足。

  草军目前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他们缺乏水师,这倒不是他们队伍中没有善操舟者,(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