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135章 沿江

  四日后,船队顺风顺水到了嘉州。

  当船主敲门来告诉赵怀安,他们需要在嘉州停留一些时间时,赵怀安正在和董公素聊南诏商路的事情。

  听船主说船队要在嘉州停留,旁边的董公素帮忙解释了句:

  “咱们从大渡河过来的,但嘉州这地方是三江贯会之地,不仅是大渡河的船只,还有从青衣江、岷江下来的船只,这些都要汇进岷江,因常有船相撞冲覆,所以嘉州地方就设了船闸,分别入江。”

  赵怀安点头,乐山这个地方他来过,当时是去峨眉山烧香去的,也不知道这会的乐山大佛建没建好呢。

  想到这,赵怀安便对董公素道:

  “那正好,憋在仓里久了,也正好下去走走,这嘉州可繁华?”

  董公素哈哈大笑,骄傲道:

  “三江交汇之地,如何能不繁华?此地一面倚山,三面临水。上通成都,下达渝夔。为水陆要冲,商埠之盛,甲于川南。大郎既然要下船,那咱老董就略尽地主之谊,也带大郎领略一番我川南风物!”

  赵怀安哈哈大笑,意思正要吃老董的,然后就喊老墨也把茂娘她们喊上,正好一起逛逛。

  ……

  赵怀安一上甲板,立刻被眼前的景象给冲击到了,倒不是董公说的繁华,而是这三江会通的山河激荡。

  只见那青衣江水自西北而来,到此处正如万马奔驰,挟无匹之力,激荡而来,而与从西南缓缓而过的大渡河相汇后,水势更加激烈,如一白练,横射东去,正冲撞在远处三角洲的堤坝上。

  而在三角州的东面,一江又从北而来,也如一条怒龙砸进河湾,与青衣江、大渡河合并后,更加汹涌地冲入东面的河岔口。

  可奇怪的是,本在河岔口左撞右碰的岷江水,在流经到一处巨大的佛陀下后,竟变得温驯平和了。

  赵怀安抬眼望去,就知道那座巨大的石佛正是乐山大弥勒佛。

  没想到此时就已经将这座人类景观给修凿出来了。

  旁边的董公素满意地看着赵怀安的惊诧,以为他是没见过这样的大佛,所以与有荣焉的介绍道:

  “此佛正是我蜀地善男信女捐物捐资,又有几代西川节度使资助,终建成这样一座石佛。”

  赵怀安点头,惊叹道:

  “这佛建造之初应该是为了压制水势而造的吧,没成想蜀地百姓竟然都有这般公心,能为乐山一地安危而捐物捐资,人心赤忱啊!”

  董公素听了这话,面色古怪,见周围没什么人,才小声说道:

  “大郎,全不是如此呀,要压水势,在山壁上凿泄水道就行,何必修弥勒呢?实在是因为,佛家中,讲究弘法修功德田。所以举凡这种人流汇聚之途,都会挖掘石窟佛像,就是让来往旅人能看到如此造物,心中景仰我佛之心,而能因此结佛缘,就更得功德了。”

  赵怀安恍然大悟,果然这才(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