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渣的逆袭

第17章 水样的愁绪(2/3)

欢你,你也说过你喜欢我。难道你对我没有一点点意思吗?”

  王和垚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也许他和郑宁是两小无猜,可现在的他,早已经物是人非了。

  “小宁,其实你和我相处得来,是因为兄妹情、是亲情,是互相爱护。等将来你经历了世事,你就明白了。”

  顿了片刻,王和垚才语重心长说道。

  郑宁低下头吃饭,没有说话。她是个知道进退的女子,也不想让王和垚难堪。

  “小宁,我们兄弟几个,都有谁定了亲?”

  王和垚岔开了话题。

  印象中,似乎只有李行中有个未婚妻。

  “你大哥好歹也是名门之后,他已经十八岁了,怎么没有看见他成亲?”

  郑思明相貌堂堂,名门望族,虽然家道中落,但一般人家的女子,总不至于看不上郑思明吧。

  “我大哥心高气傲,脾气又倔,一般的人家他看不上。再说了,家里没人张罗,大哥的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

  郑宁的话,让王和垚心头一阵难受。

  又是死人的,又是坐牢,家里连个大人也没有,郑思明这个“高穷帅”,还真不容易脱单。

  郑思明既然还单着,比他小两三岁的妹妹郑宁,自然也没有许配人家了。

  “那老二、老四他们几个?”

  “二哥家里面穷,兄弟两个,还有一个常年瘫着的阿母。说了几家姑娘,人家都不愿意。二哥性子又烈,所以还没有成亲。”

  郑宁的话,让王和垚沉默无语。

  孙家纯家里贫困,这也是他从巡检司拿食物回家的原因。

  王和垚的眼前,又浮现出初次见面时孙家纯那身补丁衣服的情景。

  孝敬父母,爱护兄弟,自己这位结拜兄弟,还是位至善的汉子。

  “老二,他有看中的姑娘吗?”

  王和垚幽幽叹了一口气。

  “浦口村的孙姓女子,对二哥很是喜欢,不过她家里人不愿意,硬逼着她嫁到了县里,最后跳江自尽了。”

  郑宁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老四怎么样?”

  又是一个无疾而终的人间惨剧。不过这就是现实,也是人心。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光蛋,那样既苦了女儿,更苦了自己。

  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三哥和四哥都定了亲。三哥的未婚妻子是他的表妹,今年就要成亲。四哥是邻村溪口村的庄稼人,不过四哥有些看不上人家姑娘,一见面就黑着脸。四哥现在瘦下来了,高大威猛,恐怕更看不上人家了。”

  以为王和垚不清楚李行中的情况,郑宁一并说了出来。

  王和垚一呆,这才哈哈笑了出来。

  赵国豪以前是个大胖子,虽然有几分气势,但身材不敢恭维。他现在天天操练,两个月下来,掉了三四十斤肉,整个人精气神大不一样,妥妥的型男一个。

  那姑娘肯定是普通人家,要不然在赵国豪是胖子时就甩了他。人家不嫌弃赵国豪,赵国豪却毫不领情,还甩脸子。

  芸芸众生,说起来都是活生生的血肉男女,谁也不能免俗。

  王和垚目光扫到门外,一只脚露出了半只,似曾相识,他马上改变了话语。

  “小宁,我看那个狗子不错,人也机灵。你有没有考虑一下?”

  “他呀!整天嘴里臭烘烘的,也不知道刷干净了嘴巴。再说了,他是他,我是我,五哥你不要误会。”

  郑宁眉头一皱,立刻表示了拒绝。

  “人家从小就是吃百家饭,没有人教,不能怪别人。说起来,他比你可怜,你还有个大哥爱护你,他可是孤零零一个!”

  王和垚哈哈笑了起来,拿起饭碗大口吃了起来。他瞥了一眼,屋外的布鞋已然不见,来人已经悄然离去。

  “对了,五哥,明天让人跟我去镇上一趟,拉些稻草,再买些肉、菜、水果、米酒什么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得拜月神,吃月饼。可惜就是不能观潮了。”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有。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王和垚点了点头。巡检司虽然没有多少钱财,但日子再苦也得过。

  “拉稻草?是用来生火做饭吗?”

  王和垚好奇地问了出来。

  他是男人,除了读书写字,再到现在每日操练,十指不沾阳春水,那里注意过这些事情。

  “是呀!就怕下雨天,柴禾和稻草发潮,半天生不起火,满屋子烟,太烦人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