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224、一刀斩断功名路(中)

  崔岘抱着桓应单薄的遗体,一路走回后山屋舍。

  沿途,无数岳麓师生,哭泣叩首。

  山门内外先后挂起白幡。

  班临先生强忍住泪意,取出一封信,同书院数百师生宣读:“我这里,有一封山长留给诸生的信。”

  “辰光贵似金,莫为朽骨误春蚕。”

  “我去后,闭门谢客十五日,诸生静观桂子花开——”

  “便是最好的挽歌。”

  “若见戴孝者登门……便说老夫携《尚书》游学去了……”

  “归期……约在百年后第一场新雪。”

  听完这封信的内容,书院内,学子们哭声更加悲恸。

  老山长的意思是,自己死后,不守丧,不吊唁。

  书院闭门十五日,而后一切照旧。

  但,身为岳麓山长,当代文坛活化石级别的大儒、岳麓系的精神,政治领袖,桓应去世,必将引发大梁文坛、官场震动。

  甚至,当今圣上都会派遣天使前来吊唁。

  桓应之死,须尽快昭告天下。

  而有资格昭告老院长死亡之人——

  自然只能是新任院长。

  灵堂内。

  在无数道复杂目光注视下,一身麻衣的少年院长崔岘,认真整理衣冠,向灵床行稽首三叩之礼。

  礼毕。

  崔岘起身,在桌案前迅速修书两封,盖上山长印章,哑声道:“一封送往开封府衙,一封送往京师内阁。”

  一位书院教谕接过那两封信,迟疑问道:“只发这两封?”

  山长生前,桃李满天下。

  虽说不想后辈守丧吊唁,可这未免也太寒酸了些。

  崔岘声音很轻,但语气却不容置疑:“去送吧。”

  那教谕闻言,哀切点头,带着信件走出灵堂。

  院子里,是一群神情凄惶无助的年轻学子。

  回头看,灵堂里的新任少年院长,甚至比学子们还要稚嫩。

  更令教谕绝望的是,少年院长还是一位‘经贼’,如今正在被满开封读书人咒骂攻讦。

  我们岳麓,好像要完蛋了!

  一众师生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惊恐。

  好在,灵堂里除了崔岘。

  还有班临、荀彰、东莱、季甫四位先生坐镇。

  看着四位先生厚重的背影,众人这才勉强有了些安全感。

  灵床前。

  仅凭背影就令学子们安全感满满的荀彰先生,焦虑又无助,磕磕巴巴道:“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哟……”

  “师叔说没就没了,留下一堆烂摊子,我可收拾不了啊!”

  班临抽了抽嘴角:“你收拾不了,那我也收拾不了。”

  季甫一摊手:“我就更不行了。”

  三人说完,眼巴巴看向东莱。

  兄弟,你行,你上。

  东莱:“……”

  完蛋玩意儿,没一个能指望得上的。

  可说实话,见惯大场面的东莱先生,此刻都觉得无比棘手。

  因为桓应传位崔岘,而后骤然离世,事态发展过于仓促,是个相当大的变数。

  再加上崔岘给《尚书》(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