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207、十问《尚书》,注释《诗经》!(中)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书房,在青砖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书案上。

  一方端砚里新磨的墨汁乌黑发亮,笔架上悬着的几支狼毫笔尖还沾着未干的水渍。

  身穿青色素衫的崔岘,袖口微卷,正端坐于案前,细细安静思索。

  如今,整个开封府城都因他‘免费接老头登台辩论’之猖狂举动,闹得沸沸扬扬。

  想来过不了多久,全大梁都会陆续收到消息。

  一个半月后的开封,必将会成为文坛风暴的中心!

  而作为亲手掀起这场风暴的人,崔岘要做的,自然是彻底沉下心来,整理《尚书》错漏论辩,以及注释《诗经》,取代《毛诗序》!

  斧正《尚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作为一个现代人,崔岘拥有着超前的思想学识,也学习过史学家们论证出的各种关于《尚书》的纰漏。

  难的是注释《诗经》。

  作为五经之首,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长达五百多年间的诗歌精华,共计三百零五篇。

  这些诗歌内容广泛,涵盖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等各个领域。

  换言之,《诗经》,是一切学识的基石。

  拿到这个注释权,就是成圣的第一步!

  可正是这样,崔岘反而要越发小心对待。

  因为只要它这部注释书问世,必将重塑《诗经》阐释史,终结汉学垄断,成为新的启蒙文学教科书!

  直接影响后世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诗教体系!

  因此,在书房里静坐许久的崔岘,一直盯着桌案沉思,迟迟不曾落笔。

  书房外,院子里。

  老崔氏又购买了两千斤黑砂糖,正在指挥全家人,一起提炼白糖。

  虽然他们刻意压低了声音。

  但崔岘还能隐约听见,一家子人小声振奋不停重复‘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一个上午悄然过去。

  崔岘仍旧一字未动。

  下午。

  贴身保镖大山,带来了十几个身材壮硕的好汉兄弟,来到了崔家。

  崔岘听到动静,笑着走出去。

  大山赶紧道:“小东家,按照您的要求找来的。我这帮兄弟,个个都是好把式!”

  别说,一帮壮汉排排站,看着确实安全感满满。

  “好,大山,以后你来做头领,带着手底下的兄弟们做事。”

  崔岘豪爽笑道:“当然,跟了我,绝对不会亏待兄弟们。”

  一帮壮汉们闻言,嘿嘿直笑。

  其中一个壮汉大声感激道:“小东家为人大方豪爽,兄弟们都知道!今日,大山哥带着小东家给的十两银子,分给了咱兄弟们。”

  “以后,咱们跟着大山哥,誓死保护小东家!”

  这话,引来其余壮汉们纷纷附和:“誓死保护小东家!”

  崔岘闻言惊讶看了一眼大山。

  他先前,确实给了大山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结果大山竟没有独自收下,而是用这十两(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