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延一统

第683章 成立北上军团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对一片特定的区域有着深刻的认知和重视。

  这片区域位于淮北以北、黄河以南,东起黄海,西至潼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种植小麦的地区,人们将其称之为中原。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谁能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取得优势,谁就有可能称霸天下。

  因此,逐鹿中原成为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梦想和目标。

  而青州,作为中原的东部屏障,其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它西接兖州,北临冀州,南靠徐州,东部则直接面对着浩瀚的大海。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州成为了连接中原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关键纽带。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青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它的地势平坦开阔,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特别是对于骑兵来说,这里的地形能够让他们的机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青州周边环绕着一系列山脉,如泰山、沂蒙山等。

  这些山脉不仅是天然的屏障,还能为军事防御提供绝佳的据点。

  占据青州,就意味着掌控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魏延深知青州的重要性,他与谋士们商议后认为,要想问鼎中原,首先必须夺取青州。

  只有这样,才能打开通往中原的大门,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颍川和淮南相比,青州的敌军防守力量无疑是最为薄弱的。

  此时的袁谭军和徐州北部臧霸的泰山军都聚集在邺城之下。

  如果此时能够巧妙地利用战船,将大量的兵马向北运输,必然会产生出其不意的突击效果。

  就在不久前,锦帆军的周泰和丁奉前来襄阳中秋拜谒时,魏延和沮授等人便已经开始暗中筹划这一计划了。

  当他们得知锦帆军如今已经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自如航行时,魏延敏锐地意识到,时机已然成熟。

  于是,他果断地下令兵部和户部,将今年的秋粮从江陵的粮仓迅速转运至秣陵,以确保北上用兵时有充足的粮草供应。

  而如今,袁尚的使者陈震的到访,恰好为楚军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师理由。

  经过与众人的深入商议,魏延最终下定决心:

  派遣锦帆军、先登营,以及郝昭、严颜所率领的禁卫军一万兵马,总计六万大军,组成北上军团,乘坐战出师青州。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顺利进行,魏延特意任命沮授为军团军师,负责统筹全局、出谋划策;

  邓展率领军机营精锐提前赶至青州地区,收集情报,为北上军团提供信息支持。

  而甘宁则被委以军团统帅的重任,统领全军;

  张郃、陆议和郝昭则担任副统帅,协助甘宁指挥(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